- [playlist:linkad target=_self src=https://www.bns120.cn&srcPlay=ji_c&name=风味人间第四季]
最近更新
热门推荐
友情提示:阅读本文前,请确保手边有充足的食物,碳水最佳
五谷不识,六畜不分。
小时候被家长用这句话损过的请举手。
所谓五谷,古代指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
其中有个生僻字,大家未必都会念,我给大家注好音了。
稻、黍、稷、麦(mai)、菽。
今天的主角,就是麦。
从我记事起,就时常听到“麦子的起源是狗尾巴草”的民间传说。
虽然狗尾巴草和小麦同属禾本科,但是这两种植物分属于不同的属,本质相去甚远。
人类最早驯化小麦的地方,在地中海东岸,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交界处。
时至今日,那里依然生长着所有麦类的祖先——
野生二粒小麦。
当地村民对待麦子的态度,也非常原始与古朴。
他们不等麦子成熟,就提前进行收割。
点燃枯朽的麦皮,架好镂空的铁网,铺上尚且青涩的小麦。
这是对青麦的初步加工,也是对“煮豆燃豆萁”的西式演绎。
汁水丰沛的麦粒,非但不会被付之一炬,反而染上了烟熏的气息。
揉搓焦脆的谷壳,谷粒滚滚而下,得到带着焦香的麦粒。
——翡麦。
如此高级的谐音梗,王建国来了都得犹豫扣不扣钱。
和原始粗糙的处理手法相比,烹饪翡麦的方式更加天马行空。
洋葱辣椒来打底,香料中和烟火气;
翡麦弹、韧的外表下,包裹着丰富的汤汁,在口中爆开。
颗颗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有时作为点缀的鸡肉,也会被当做华丽的容器。
将翡麦和油脂丰富的羊肉,一同塞进煮好的整鸡。
烤箱里千锤百炼,造就非凡的滋味。
浸透了羊肉和鸡肉的油脂,翡麦变得油润而绵软。
二粒小麦的后辈们,在世界各地,以各种各样的形态,为数十亿人提供着美味。
其中最为普及的,当属麦磨成的面粉。
对面粉的使用,在世界各地开花,并演变出了不同的方向。
中国澳门。
以碳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碱水,构建起面团强健的骨架;
鸡蛋和鸭蛋,为面团提供了劲道的口感,和别样的风味。
岁月包浆的粗壮竹竿,一头用皮带固定,另一头高高翘起。
师傅用全身重量,和竹竿协同作战,对面团进行3000次的碾压。
——竹升面。
浙江杭州,富阳区。
清水冲刷掉面团里的淀粉,只留下坚韧“骨架”。
这种麸质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面筋。
这是传承千年的秘密,没有科技与狠活,只有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提供的弹韧口感。
相比于街边常见的烤面筋,当地人的烹饪手法更具特色。
以猪肉为主料,胡萝卜和野笋干提供口感;
小米辣、榨菜和韭菜提供风味。
极具弹性的面筋,将这些馅料牢牢包裹,即便在滚烫的热油里,也不用担心破损。
初次触碰的脆,然后是面筋特有的弹,馅料的鲜香在最后释放。
被富阳人弃之不用的淀粉,在这里被视若瑰宝,并有了另一个名字
——澄面。
隔水加热,再用沸水和面,原本松散滑腻的淀粉仿佛从灰烬中重生。
面团粉嫩洁白。
一拍、一按。
一压、一碾。
被旺火蒸熟后,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状态,
因此用澄面制作的点心,都以“水晶”为名。
劳动人民对麦子的想象力,显然不止于此。
很多时候,它未必是餐桌上的主角,却起着画龙点睛的奇效。
紫苏叶清香,包裹着甘甜鲜美的海胆。
在面粉和鸡蛋打成的糊中走上一圈,下油锅炸至金黄。
蔬菜挂薄糊,保留食材的新鲜口感;
肉类挂厚糊,食材本身的脂肪丰腴,水分被面糊牢牢锁住。
这是天妇罗酥脆的秘密。
例如鳗鱼,鱼皮焦香,鱼肉鲜嫩,一条鳗鱼,两种口感。
在麦类大家族中,除了大麦和小麦,还有一种植物占据了一方人的餐桌。
莜麦。
山西朔州。
这里的土地碱性大,寻常作物难以存活。
莜麦是为数不多,能够适应这种恶劣条件的谷物之一。
经过三个月的成长,莜麦就完全成熟。
但是距离端上餐桌,还需经过三次高温。
一熟炒麦——大火翻炒,防止油脂溢散;
二熟烫面——莜面难成团,需要用滚水烫熟;
三熟定型——或蒸或煮,莜面散发出坚果般的香气。
莜面墩墩、莜面窝窝、莜面馀馀、莜面钝钝……
这些以莜面为前缀,叠词作名字的主食,填饱了山西人的胃肠。
好吃不过饺子,麦子提供了柔韧的口感,和容纳一切的包容。
中国内蒙古的羊排饺子,皮薄馅大,汁水丰盈;
土耳其的饺子,两厘米见方的小块儿面皮上,点缀牛肉馅和洋葱。
细心地捏成四方聚合形状,和土耳其在东西方交界点的特质不谋而合。
意大利的饺子,注重口感的浓郁。
一整块面皮,包裹浸透了菠菜汁的奶酪。
花边滚刀切割出一个个方形扁食,这种枕头形状的“饺子”,是意大利北部餐桌上常见的主食。
“一张面皮包裹世间万物,将迥异的味道收藏进相似的皮囊,也牵连起遥遥相望的历史。”
当然了,最好的麦子,未必非得是谷物的形状。
在甘蔗普及之前,谷物是糖分最稳定的来源。
江西抚州。
将发芽的大麦,用石臼捣成糊状,和蒸熟的其他谷物在锅里汇合。
发芽大麦的淀粉酶,水解了谷物中的淀粉,留下孕育饴糖的“羊水”。
大火炖煮,水分蒸发,留下焦褐色的粘稠液体
——麦芽糖。
藕丝糖,形如藕断丝连,入口即化。
除开本身的食用价值,麦芽糖还在遥远的广东大放异彩。
浇淋在叉烧肉上,甜度柔和,另增诱人的光泽;
当麦芽糖和其他调味料一起,配置成“糖皮水”,便能在肉皮上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化学反应。
如果糖是麦子的升华,那么另一种产物则是时间的沉淀。
几千年前,野果和动物奶的意外结合、自然发酵,形成了一种令人兴奋与困倦交织、热血沸腾直欲释放的神秘液体。
用人话说,就是酒。
自从人类意外尝到这种陶醉的滋味,就再也难以忘怀。
直到后来有了农业,富余的粮食,与发酵技术碰撞。
几乎出现在全球所有文明中,都能发现酿酒术的踪迹,做法也都大同小异。
谷物和水、密封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加上时间的魔力。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糖化和发酵相继发生,淀粉分解,产生乙醇。
中国西藏日喀则,甘孜村。
这里的青稞酒甘甜柔和,清冽微酸。
英国,苏格兰。
威士忌琥珀色的酒液,入口是焦糖、烟熏、橡木和肉桂混合的浓烈。
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谷物的醇香。
面的踏实、糖的甘甜、酒的香醇。
“人生海海,麦浪翻滚。”
这就是麦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以上内容,出自陈晓卿导演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四季。
第一季,是《舌尖上的中国》真正的精神续作;
第二季,用武侠的方式,书写华夏美食的锦绣篇章;
第三季,从海洋与海鲜入手,捕捉海中鲜物的独特节拍与极致美味;
第四季,选择从“谷物”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颗美味星球。
从《早餐中国》 《人生一串》 等诸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风味人间》靠的是什么?
是别具一格的拍摄手法:
显微摄影,记录下食材内部“分子级”的化学变化;
高速摄影,捕捉食材升华的短暂瞬间。
是金句频出的顶级文案:
文字与美食,相得益彰。
一个说进心里,一个吃进胃里。
但更多的,是美食背后的故事与人情。
导演陈晓卿曾说过:不是我们赋予食物文化,而是食物本身就自带着文化。
《风味人间》应该拆开解读:
一是“风味”。
记录美食从采集到制作的全过程;
二是“人间”。
记录风味背后的人和故事。
例如第四季的主题谷物,它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在那些平淡日子,装点幸福和甜蜜。
寸土寸金的澳门,保留着制作竹升面的场所,而非拿来扩张门面。
这是澳门为数不多,留存至今的老手艺,也是家族代代相传的绝活。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
作为最能提供饱腹感的谷物,莜麦一直伴着一代又一代人远行的脚步。
巴以冲突不断,战火摧毁着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家园。
但是当火燎青麦的时节来到,空气中弥漫的麦香,是超越了国家和信仰的共同回忆。
属于美食的文化,就藏在一日三餐里,安顿于人间烟火中。
今天就说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部纪录片,不妨点赞关注转发。
也去馋一馋你的朋友们~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
美食就像Jazz,是在既定规则里即兴演绎的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对于食材与步骤,它是固定的;对于用量和火候,它却是随机的。正是这种规则外的变通,让烹饪变成一门可以展现风格的手艺,就像艺术那样。美食就像Jazz,每一次烹饪都是新的,在当下凝结永恒。
美食赋予了人类享受美味的机会,烹饪则赋予人类创造美食的可能。如果说,艺术有着极高的门槛,既是天赋也是勤奋的结晶;那么制作美食,则给予了每个人成为艺术家的机遇。这是每个人只要尝试,就能拥有的荣光。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他们和艺术家一样,将触摸到灵晕。
做出美食的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有别于作为特定身份的艺术家,普通人通过制作美食也能“成圣”。就像Jazz大师一样,热爱烹饪的人在日常的生活里演绎出个体生命的精彩。他不仅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同样也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再次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就像《孤独的美食家》中说的那样,“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 谁也不打扰,毫不费神地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这种行为才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高治愈。”但很可惜,很多人不珍视上天的这种公平赠与,对食物没有敬畏,也就意味对生命的糟蹋。
谷物,是人类饮食的基础。
它是迄今运用最广泛、影响人口最多的一种食物,而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谷物遍布的星球。
最近,一部国产新片以此为题,为我们呈现出谷物类美食的百般形态和滋味。
没错,那部没人能拒绝的国产爽片又杀回来了——
这是《风味人间》系列的第四部作品。
此前的三部作品都收获了极佳口碑,成为国产美食片的天花板,也为风味系列打造了金字招牌。
这部新作也不例外,刚播出一集就飙升到9.2分,近7成观众给出五星好评。
为什么《风味人间》系列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看看其制作团队就知道了——
总导演之一的陈晓卿,正是《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导演,被誉为“全中国最懂吃”的男人。
除了陈晓卿之外,《风味人间2》还延续了前几季的其他阵容。
包括拥有“色香味俱全的声线”的旁白李立宏,金牌作曲阿鲲,以及首席科学顾问云无心等等。
这个黄金组合的再度合体,为观众带来了久违的熟悉味道。
记性好的观众,应该记得《风味人间》第一季的《落地生根》曾涉及谷物的话题。
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决定将其拓展为一个系列。
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导演组终于将谷物汇集成篇,也就有了以谷物为主题的第四季。
麦子、稻米、玉米……这些谷物将在本季逐一登场,讲述在时间长河中与人类互塑的精彩故事。
在刚播出的第一集里,带我们走进了谷物的起点——麦子。
小⻨,是公认的有记载的人类最早驯化谷物之一,也是目前全球种植最广的农作物。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类文明对小麦有不同的制作和烹饪方式,也因此衍生出了不同的美食。
可以说,小麦的历史就是人类的一部烹饪简史。
地中海东岸的土地肥沃而辽阔,是人类最早驯化小麦的地方。
这里有麦的起源——野生二粒小麦。
经过火烧、烟熏、揉搓等工序,野生二粒小麦进化成新的形态:翡麦。
在阿拉伯人的手中,将这种碧绿色的麦子做成了各种美食。
把香料和翡麦混合,使得其原本的烟熏气息变得柔和。接着在肉汤里慢炖,这是阿拉伯地区常见的吃法。
坚果、鸡肉加以点缀,翡麦粒就能变得汁水充盈,口感丰富。
在保持外表弹韧的同时,给人带来轻微爆浆的口感。
当然,还有一种更华丽的翡麦烹饪方式:
用一整只鸡,将已经煮过的翡麦和羊肉粒紧紧包裹。
经过长时间烘烤,让每一粒翡麦都裹上羊肉和鸡肉的油脂,浸染出油润的质地和绵软的口感。
油脂和碳水的双重结合,一口就让人幸福感满溢。
把小麦磨成面粉,再加上鸡蛋、鸭蛋、碱水和面,劲道中不失风味。
做好的面团要经过竹竿的反复碾压,重复3000次以上,只为做成干爽、细直的面条。
经过这一繁琐的步骤,还要甩掉多余的水分,淋上酱汁和猪油,均匀裹上酱料。
一碗澳门街头的虾子捞面就此诞生,口感弹牙,十分爽利。
在浙江富阳,人们将小麦面团加水反复揉搓,让填充在网状骨架结构中的淀粉颗粒转移到水中。
接着把淀粉水倒掉,留下的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富有弹性的肤质,俗称面筋。
在当地人的餐桌上,它被制作成一种家常食物。
揪下小小一块面筋,包入一大团馅料油炸,就成了特色美食油面筋。
牙齿只需稍稍用力,就能感受面筋的弹性,随后便是馅料的鲜香,让人唇齿留香。
有趣的是,富阳弃之不用的白色淀粉水,到广州人手里则变换出另一种美食。
去掉所有蛋白质,留下的干燥、无筋的粉末,被广州人成为澄面。
澄面隔水加热,再用沸水快速和面,就能呈现粉嫩洁白的质地。
包上馅料,旺火蒸制。面皮爽滑细腻,馅料精致可口,一份绿茵兔仔饺就此诞生。
而小麦的另一种形态麦芽糖的出现,同样为粤菜烹饪增光添彩。
用麦芽糖、黄酒和醋调制的脆皮水,加热后反复浇淋鸡皮。
黄酒去腥调味,醋分解脂肪,可以让鸡皮紧绷。
麦芽糖一起攀附其上,使得表皮得油亮、红艳,引人垂涎。
加入少许油润锅,百花馅贴底旋转两周,即刻悬空,热油冲淋。
鸡皮上附着的糖分开始发生褐变,逐渐幻化出枣红的色泽。
一道百花鸡就此新鲜出炉,鲜香咸脆,甜而不腻,口感十分绝妙。
青藏高原上的青稞,是高原民族最主要的粮食,也是刻入他们生命的谷物。
经过一周左右的处理和发酵之后,能做成高原特有的青稞酒。
它的口感甘甜柔和、清冽微酸,是当地居民每个节日不可或缺的存在。
用当地特有的泥煤煤烘干大麦,可以产生独特的烟熏香气。
用这样的麦芽酿酒,就诞生了独树一帜的麦芽威士忌。
大麦的灵魂交织着焦糖、烟熏、橡木的香味,在酒液里延续乃至永生。
截至目前,《风味人间4》只播出了这一集,却获得了无数好评。
为了给这个处于美食纪录片顶端的金字招牌赋予新意,主创团队在这一季也做出了更多的努力。
在拍摄制作上,本季《风味人间》在全球范围内组织了“中西结合”的拍摄团队。
除了传统团队在国内拍摄,国外美食部分的记录均由当地顶级拍摄团队“接力”,内容更显地域特色。
光是第一集,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遍寻麦类,跨越地中海、英国、意大利……为观众呈现最丰富和极致的内容。
除了前作中出现的微观摄影,高速摄影乃至CG技术都在最新一季中逐一呈现。
通过显微摄影、电脑建模等方式,再后期CG技术完成的特殊视角镜头,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直观有趣的观看体验。
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之上,主创团队还为各类谷物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标签。
比如坚韧的麦类,温润的稻类,灵动的豆子等等,用拟人化的表达提升趣味性,也拉进了这部美食纪录片和观众的距离。
《风味人间4》的slogan是“粒粒皆人间”。
粒粒谷物构成了人类饮食的基础,而用心的记录汇聚成了屏幕上烟火气十足的人间。
正如这个系列纪录片一直以来的初心:通过记录美食、记录生活,以此来联结人类的饮食文化,联结人间共通的情感。
都说“民以食为天”,无论古今中外、处于顺境逆境,一份用心制作的美食总能抚慰我们的身体,疗愈我们的心灵。
也希望看到这部纪录片的你,能够从中获得积极生活的勇气,和治愈心灵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的总导演陈磊,2022年11月18日片子在影院第一次面对观众放映,距离2019年9月正式建组已经过去了三年多。如果要算上“拍谷物”这个想法的出现,以及国际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尝试,也许这个时间跨度还要拉长至四年。 人生能有多少个四年呢,似乎是应该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些让人五味杂陈的日子。
先说近的吧。两个月前,节目进入最后的熬夜写稿阶段,这是风味团队的老传统。分集导演轮流过堂,陈晓卿老师、制片人邓洁、宣介主管何是非(《风味3》制片人)和我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在一个共享文档上改解说词。有时,稿子被我们写成五颜六色的“大花脸”,也有大家都卡在那儿写不出的时候,晓卿老师最后用大红色的字体统稿。这和四年前《风味人间1》改稿时的场景几乎一样,只是这次增加了晓卿老师95后的助手小贺。 做“谷物”这个题目,是《风味1》时就有的想法。当时邓洁在《落地生根》中拍摄了一个跨越多地的小麦故事和稻米碱水粽的故事。那时,我们去到伊朗拍摄,本来希望能找到当地一种小麦的古老品种,也是今天人类食用小麦的鼻祖——野生二粒小麦,但是由于当时的拍摄条件所限,没能找到,留下一些遗憾。但在我心里埋下一颗小麦的种子,我很有兴趣继续讲述小麦的故事。《风味1》结束后,晓卿老师让我们选择之后要做的题目,我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做谷物。 《风味4·谷物星球》第一集,自然要从麦开始讲起。开篇的第一个故事,四年前的遗憾得以弥补,在以色列海法大学Assaf Distelfeld教授的帮助下,我们在戈兰高地拍摄到了野生二粒小麦。虽然并不是我亲身前往,由以色利当地的纪录片团队替我们拍摄了镜头。这片土地,过去大半个世纪一直战火不断,也让人感慨小麦不但伴随农业诞生至今,也看尽一万年来人类上演的爱恨情仇。谷物的故事由此开始,绵绵不绝。 谷物一开始就定下了六个分集:麦、稻、黍粟、豆类、薯类、百谷。 分集导演有来自《风味1》时曾并肩作战过的导演张一哲;也有在茫茫简历中由制片人挑选出来的新导演;调研员有《风味2》培养出来的成熟选手;也有语言和调研能力俱佳的新生力量。2019年末,大家从全国各地齐聚北京,看书、培训、调研、写作大纲……一切按照风味系列一贯的步调稳步推进。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计划,之后的三年中分集大纲、拍摄内容、调研计划……都随之做了无数次的调整修改。甚至有几次国外的拍摄都是在临走的前一天,接到当地疫情爆发的消息,不得不取消。在磕磕绊绊中,整个剧组坚持下来,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实现计划中想呈现的内容。
这次谷物星球还有更多优秀的团队参与共同完成。全球疫情之下,我们无法亲身去到海外拍摄,国外的内容均由世界各地的拍摄团队与我们通力合作,远程遥控完成的;美丽科学的微观团队除了继续贡献奇幻的微观拍摄之外,还与CG团队合力完成了“种子肖像”的新视觉构想,让我们能以不一样的视角凝视谷物的种子;植物拍摄团队绿毛龟工作室在崇明岛和云南两地,连续三年种植谷物,呈现它作为植物神奇的另一面。虽然疫情之下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少,但最终这些拍摄成果汇聚在了作品里。我相信这三年,很多行业都是这样,在超乎想象的艰难中,远程合作完成了工作。而我们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还有让我难忘的是,这次突破了高原反应,去了三次西藏。 2015年拍摄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时,去西藏拍摄藏历新年的计划当时没能实现。这次拍摄谷物,这个愿望同样也达成了。2021年2月在日喀则的江孜县,我们拍摄了米珍一家的藏历新年,仍然是当年的摄影团队,合作了七年,大家还在一起。藏历新年,主人公一家要用高原的谷物制作青稞酒和糌粑,屋顶的仪式里,青稞制作的酒液和粉末汇聚到一起,敬献给天地,为来年祈福。最后全摄制组在欢乐的糌粑雨中和全村人“打成一片”,那是藏历新年里最快乐的时刻,也是由谷物带来的温暖和满足。送走旧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觉得新的一年应该会好起来的。马上又要过年了,现在我仍然坚信这一点!
写下这些的时候,我们的后期工作还没有全部结束。北京的冬天已经深了,街上没什么车,人更少。晓卿老师带我们去超市买了点菜,过几天我们应该又有好吃的了。他常常会在公司的茶水间里忙活,用简陋的厨具,鼓捣出一些非常好吃的家常下饭菜,搭配米饭、面条、玉米粥,一张小茶几就是餐桌,人挨人地围着坐,吃得哇哇乱叫。每当这个时候,什么体重数字、健身教义,统统抛诸脑后。做谷物,怎能不吃谷物!我想谷物带来的香甜和满足,是现在最能抓住的快乐,就让我们都快乐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