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热门推荐
故事简介:
1940年二战初期伦敦遭空袭期间,母亲丽塔送儿子乔治去乡下避难,后者却中途跳下火车想回到母亲与外祖父身边。乔治在归途中历经磨难,丽塔则一边在工厂工作并在避难所做志愿者,一边焦急寻找儿子。
观者吐槽中:
本作无疑是一部视觉盛宴:导演麦奎是个细节怪,电影每一个场景都仿佛是从历史中走来。街道、建筑、服装、道具等都精准地还原了二战时期的伦敦风貌,让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特写镜头的运用增强了角色的体验感,我们能看到乔治鞋子上的泥巴,丽塔同事精心描绘的妆容,这些细节让人物更加鲜活。电影光影效果的营造也恰到好处,如昏暗的避难所里透出的微弱光线,既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又暗示了人性的希望。爆炸等战争场景更是震撼人心,配合汉斯·季默的配乐,那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观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
卡斯的演技也可圈可点,小朋友艾略特·赫弗南在片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他将乔治这个角色演绎得十分生动,乔治在面对战争、种族歧视和成长困境时的勇敢、好奇和坚韧,都通过他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大西尔莎·罗南也一如既往地优秀:丽塔在战争中的挣扎、对儿子的思念以及为生活努力奋斗的过程,都被罗南细腻地诠释出来。\(^O^)/
回头想想导演通过电影想说点什么,乔治和丽塔的故事是无数伦敦家庭的缩影,他们在轰炸下失去了平静的生活,但依然坚强有韧性。其次,乔治作为混血、被白人霸凌、其父也因此被驱逐。这种对种族问题的探讨,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闪电战》以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内涵,让我们看到了战争阴霾下的人性之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普通民众的故事同样重要,他们的坚韧和勇气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
## (Blitz)(A-)很惊喜,之前听说是战争片以为会很闷,结果一点都不无聊,而且我觉得其实不算战争片,更像是灾难片或冒险片。它展示的不是直接的打仗,而是通过一个小男孩的经历,展示二战给当时的伦敦的居民带来了什么。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战争也好,还是换成怪兽、外星人都一样,就是在这种充满不确定危险的环境下,找到回家的路与妈妈团聚。他一路上目睹了很多残忍的事,遇到了好人、坏人,但他只能努力活下去,可以说是“生存冒险”电影。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儿童冒险电影。
这类孩子眼中的战争视角是比较新鲜且少见的,上一次被感动貌似是Taika Waititi的《JoJo Rabbit》。但这次则因为一路上只有小男孩一个人,所以更专注于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和冒险。而跟随他,人们也看到了因为战争被摧毁的伦敦各种惨象。但是视角是从孩子出发,所以有时看不到摧毁的那一刻,却只能看到残骸。有的时候他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场景,而无法看到全貌,但也因此让故事总是充满悬念。有时他也会遇到好人,因为得到了温暖而暂时忘记了悲伤,这很符合孩子的心理。而且他也能敏锐察觉到风险而一次次逃离。整个过程观众的心理就像是在看灾难片,很希望主人公可以最终活下来。也因此,故事就不会像一般战争片那么沉闷,而是充满了未知的冒险。
有几场戏拍得很震撼,比如一个热闹的舞厅里原本歌舞生肖,却转眼间就变成了横尸遍野的废墟,而一些当地的人还会去偷那些死去富人身上的首饰。前一秒小猫还在外公的床上一切安好,下一秒就看到了小猫被从废墟中抱出。。。这种对比产生的震撼其实并不比直接展示战场上的炮火来得小。配乐、摄影、剪辑、音效都挺突出。但是因为这个故事是从小男孩的角度出发,观众主要都在通过他去看这个“战争期间的伦敦”,他的母亲,也就是西尔莎·罗南的角色其实并没有很多的戏份,而是一个配角。小男孩因为是黑白混血,所到之处也常常被人贬低,所以片中也涉及到一些种族歧视的内容,这个部分有时会偏离战争的主线,让人觉得叠的buff有点多。其实换成白人,故事也是成立的,因为在战争面前,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类似的境遇。
感觉这部电影比较难在表演上获得提名,但在其他技术类奖项上是可能的。总体来说还是一部非常牵动人心又看了让人感觉很悲伤的电影。片中涉及的战争主题其实并不觉得遥远或陈旧,因为直到今年,依然有地方的孩子依然在经历着类似的失去家园的危险。
汉斯季默在映后说他母亲当年就是二战幸存者,移民到美国,因此他之前也常常听到这类故事。对他来说这部比《沙丘》更为真实,也更距离我们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