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教师与学生们返回一所普通的社区学校。法语老师兼班主任的弗朗索瓦·马林(François Bégaudeau 饰)面对升一年级的新班级,继续用坦诚又有些好辩的方式教学,这群14岁左右的学生思维活跃,时常在宽松的课堂上反诘马林或是斗嘴、传播八卦,马林不得不一次次中断进度,解决无数琐碎的问题。这所学校内汇聚了来自多国的移民学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时常在课堂细节中体现,马林试图尽量让学生们找到自尊,但这些擅于让老师头疼的孩子似乎不太接受马林的说辞。课堂上的唇枪舌剑与部分学生敌视老师的态度让潜藏着的矛盾随时会爆发。 本片获2008年戛纳金棕榈奖,由小说原著兼编剧的François Bégaudeau主演。
更多
最近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
清风拂面梦中行
2024-08-01 12:23:41
法国巴黎,提起来让你一时间只有浪漫与唯美的联想,那些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圣殿——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香榭丽舍大道……一个个光华夺目的名字接踵而至。然而这次你跟着脚步匆匆的瘦瘦的法文老师弗郎索瓦,迎着夏末秋初的阳光,走进了一所普通的国立初中学校,去领略他课堂上别样的风景。
都是老师啊,一年一度的期始会我们都不陌生——领导坐在主席台上,主任布置新学期工作,各人领得自己的分工,校长再做几点重要讲话,然后大家七嘴八舌谈论着暑假里的见闻,三三两两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便开始了一学期辛苦忙碌的工作。
我只在各类法国电影中见识爱情、谋杀、幽默、颓废,哪料到这次见到一群和我们一样普通的教师,他们在会议室内寥寥数语简短介绍一下自己,便接过校长分发的课程表,开始议论和我们一样的话题:“你好好喔,第一节都没课!”“你教三年三班,我们可以换……”还见到前任教师对新接班老师认真地介绍本班的学生,指着花名册一一道来,这个很乖,那个不乖,一点都不乖……
真正走进课堂,我知道,区别来了。
上课时,学生可以很随意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靠着椅背,趴在桌上,嚼着口香糖,闭目养神……不一而足。可以随意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发问,质疑,表达自己的不满;可以问着问着,当初老师提出的问题早已不知所踪,大家认真讨论的内容早已离题万里;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老师选的教材很烂,让人学不到什么;可以发出怪叫、大笑、起哄,可以不用举手就坐在下面说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拒绝回答老师的提问,问老师是不是有同性恋倾向,对老师的用语不慎表达强烈的愤怒并进行针锋相对的指责……
影片中展示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在闹哄哄乱糟糟的气氛中进行的,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唇枪舌剑,甚至出言不逊……都可以用来形容这群课堂上的孩子。弗朗索瓦是这所学校已有四年教龄的法文老师,还是这个二年三班的导师(是否相当于我们这里的班主任?),可是他在课堂上并没有得到我们所期望的那种来自学生的尊重或是敬畏,学生们或是嬉笑着或是满不在乎地与他交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根本没有谁顾忌他的身份是老师,是一个应当有所尊重的长者。每一节课,弗朗索瓦都几乎被淹没在学生蜂拥而至的讨论(或者是争论)声中,常常有点声嘶力竭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或是与他们展开辩论,下课时,他面无表情地离开教室,或者显露出有些疲惫的神色——哎,坐在屏幕前的我看着都替他累,更何况是真刀实枪上阵五十五分钟的他自己!还好,从影片看来,弗朗索瓦每周只需给孩子们上一节法文课,因为常听到他说“下周四把作业交给我”这样的话,不敢设想,如果每一天都有一节近一小时的这样的课,教师会焦头烂额到何等地步?!
这样的课堂,你敢尝试吗?
学生中,有乖巧可爱的,比如,来自我们亲爱的祖国的男孩卫。弗朗索瓦在卫的家长面前夸奖过他,很乖,很讨人喜欢,数学分数很高,说班上有这样的学生真好。在他的乱糟糟的课堂上,卫也是特别遵守纪律的一个,认真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要发言先举手,带点腼腆的笑,尽量清楚地表达自己,坐得也还算端正,一看就是我们熟悉的那类学生。一开始我猜他是中国人,果然!我们东方人就是有自己特殊的标记,走到哪儿都混淆不了。卫必定是在祖国上过几年学的,不然身上的印记不会如此明显。
可是卫只有一个。在弗朗索瓦的课堂上,更多的是那些不太认同自己“法国人”身份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孩子。他们有正义感,在学生错误地顶撞老师时会保持沉默或发出嘘声,在老师对女生使用“轻贱”这样的词语时会指责老师表示反感;他们也喜欢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但老师一句轻轻的批评会让他们如刺猬一般顶撞、反抗、讥笑、回击;他们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矛盾,但面对老师时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两个班代表“泄密”是一系列意外事件的导火索,但你看不到她们的羞愧,她们理直气壮,她们就是要努力捍卫本班同学共同的尊严。在这样冰雪聪明、自我意识极强、容不得半点虚伪与强权的学生面前,要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把教学任务顺顺当当地完成,要让他们接受你、喜欢你、尊重你,近乎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中一个年轻老师被自己的学生气得近乎失控,换作是我呢?我能平心静气把一学年的课上下来吗?当年教初中的时候,我不也常常被那群孩子气得七窍生烟,气得心灰意冷吗?看来,这年头,中国的教师不好当,外国的教师也不易啊!那种凭几次促膝谈心,凭几次爱心行动,凭一两次集体活动,就能师生同心其利断金的老套情节,如今已失去可信力,也无法再唤起人们的共鸣。
让我颇为感慨的还有一幕场景:校长、老师、学生代表坐在一起,给每一个学生写评语。校长报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老师们根据自己对其了解情况发表意见,学生代表如有异议可以提出,然后校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该生的评语,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提醒或鞭策。在大家讨论苏勒曼这个问题学生时,老师们众口一词没有好评,我就在想,学生代表能对自己听到的内容缄口不提吗?为什么弗朗索瓦要选这两位同学?又或者她们是由全班学生共同选出的?她们的存在是为了让老师们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吗?是为了维护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如此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实在可钦可佩!
想想我们的评语,都是班主任独立完成,评语中记载的,只能是班主任一个人眼中的这个孩子,他在其他课上表现如何,他在同学当中表现又有什么不同,家长无从得知,班主任自己也无从得知。经常有家长这样告诉我:您说我孩子文静秀气呢,其实她在家里可刁蛮泼辣呢,一点也不听话!做老师的也只有笑笑,一个孩子身上的那么多面,她只肯展示给你这一面,其他方面的情况,你又能从何得知?
走进《墙壁之间》,走进法国普通中学的课堂,你才发现,差距不只是一点点。那样活力四射充满挑战的课堂,我们何时才能拥有?我们做教师的又何时才能适应并胜任?而随着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让人尊重并羡慕的职业,什么时候才能有更多真正优秀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哎,问题总有一大堆,而答案在何方?
都是老师啊,一年一度的期始会我们都不陌生——领导坐在主席台上,主任布置新学期工作,各人领得自己的分工,校长再做几点重要讲话,然后大家七嘴八舌谈论着暑假里的见闻,三三两两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便开始了一学期辛苦忙碌的工作。
我只在各类法国电影中见识爱情、谋杀、幽默、颓废,哪料到这次见到一群和我们一样普通的教师,他们在会议室内寥寥数语简短介绍一下自己,便接过校长分发的课程表,开始议论和我们一样的话题:“你好好喔,第一节都没课!”“你教三年三班,我们可以换……”还见到前任教师对新接班老师认真地介绍本班的学生,指着花名册一一道来,这个很乖,那个不乖,一点都不乖……
真正走进课堂,我知道,区别来了。
上课时,学生可以很随意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靠着椅背,趴在桌上,嚼着口香糖,闭目养神……不一而足。可以随意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发问,质疑,表达自己的不满;可以问着问着,当初老师提出的问题早已不知所踪,大家认真讨论的内容早已离题万里;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老师选的教材很烂,让人学不到什么;可以发出怪叫、大笑、起哄,可以不用举手就坐在下面说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拒绝回答老师的提问,问老师是不是有同性恋倾向,对老师的用语不慎表达强烈的愤怒并进行针锋相对的指责……
影片中展示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在闹哄哄乱糟糟的气氛中进行的,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唇枪舌剑,甚至出言不逊……都可以用来形容这群课堂上的孩子。弗朗索瓦是这所学校已有四年教龄的法文老师,还是这个二年三班的导师(是否相当于我们这里的班主任?),可是他在课堂上并没有得到我们所期望的那种来自学生的尊重或是敬畏,学生们或是嬉笑着或是满不在乎地与他交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根本没有谁顾忌他的身份是老师,是一个应当有所尊重的长者。每一节课,弗朗索瓦都几乎被淹没在学生蜂拥而至的讨论(或者是争论)声中,常常有点声嘶力竭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或是与他们展开辩论,下课时,他面无表情地离开教室,或者显露出有些疲惫的神色——哎,坐在屏幕前的我看着都替他累,更何况是真刀实枪上阵五十五分钟的他自己!还好,从影片看来,弗朗索瓦每周只需给孩子们上一节法文课,因为常听到他说“下周四把作业交给我”这样的话,不敢设想,如果每一天都有一节近一小时的这样的课,教师会焦头烂额到何等地步?!
这样的课堂,你敢尝试吗?
学生中,有乖巧可爱的,比如,来自我们亲爱的祖国的男孩卫。弗朗索瓦在卫的家长面前夸奖过他,很乖,很讨人喜欢,数学分数很高,说班上有这样的学生真好。在他的乱糟糟的课堂上,卫也是特别遵守纪律的一个,认真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要发言先举手,带点腼腆的笑,尽量清楚地表达自己,坐得也还算端正,一看就是我们熟悉的那类学生。一开始我猜他是中国人,果然!我们东方人就是有自己特殊的标记,走到哪儿都混淆不了。卫必定是在祖国上过几年学的,不然身上的印记不会如此明显。
可是卫只有一个。在弗朗索瓦的课堂上,更多的是那些不太认同自己“法国人”身份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孩子。他们有正义感,在学生错误地顶撞老师时会保持沉默或发出嘘声,在老师对女生使用“轻贱”这样的词语时会指责老师表示反感;他们也喜欢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但老师一句轻轻的批评会让他们如刺猬一般顶撞、反抗、讥笑、回击;他们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矛盾,但面对老师时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两个班代表“泄密”是一系列意外事件的导火索,但你看不到她们的羞愧,她们理直气壮,她们就是要努力捍卫本班同学共同的尊严。在这样冰雪聪明、自我意识极强、容不得半点虚伪与强权的学生面前,要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把教学任务顺顺当当地完成,要让他们接受你、喜欢你、尊重你,近乎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中一个年轻老师被自己的学生气得近乎失控,换作是我呢?我能平心静气把一学年的课上下来吗?当年教初中的时候,我不也常常被那群孩子气得七窍生烟,气得心灰意冷吗?看来,这年头,中国的教师不好当,外国的教师也不易啊!那种凭几次促膝谈心,凭几次爱心行动,凭一两次集体活动,就能师生同心其利断金的老套情节,如今已失去可信力,也无法再唤起人们的共鸣。
让我颇为感慨的还有一幕场景:校长、老师、学生代表坐在一起,给每一个学生写评语。校长报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老师们根据自己对其了解情况发表意见,学生代表如有异议可以提出,然后校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该生的评语,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提醒或鞭策。在大家讨论苏勒曼这个问题学生时,老师们众口一词没有好评,我就在想,学生代表能对自己听到的内容缄口不提吗?为什么弗朗索瓦要选这两位同学?又或者她们是由全班学生共同选出的?她们的存在是为了让老师们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吗?是为了维护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如此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实在可钦可佩!
想想我们的评语,都是班主任独立完成,评语中记载的,只能是班主任一个人眼中的这个孩子,他在其他课上表现如何,他在同学当中表现又有什么不同,家长无从得知,班主任自己也无从得知。经常有家长这样告诉我:您说我孩子文静秀气呢,其实她在家里可刁蛮泼辣呢,一点也不听话!做老师的也只有笑笑,一个孩子身上的那么多面,她只肯展示给你这一面,其他方面的情况,你又能从何得知?
走进《墙壁之间》,走进法国普通中学的课堂,你才发现,差距不只是一点点。那样活力四射充满挑战的课堂,我们何时才能拥有?我们做教师的又何时才能适应并胜任?而随着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让人尊重并羡慕的职业,什么时候才能有更多真正优秀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哎,问题总有一大堆,而答案在何方?
BЁ阳光大男孩
2024-07-30 23:51:47
从十月初开始,我在巴黎郊区九十三省(seine-saint-denis)的两所初中开始了为期七个月的社会实习。说是实习,其实大致应该算是社会服务。我的工作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助理,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学生们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的时候在课堂里帮助老师解答学生的问题,督促他们的学习。
今天是一月一号,实习差不多过半。
我实习的学校与影片中的学校(翻译成高中课堂,其实影片讲的是初中)一样,属于地处于敏感街区内的公立学校。直观的感受,也像影片中的一样,一个班里没几个传统的法国人,绝大多数是黑人和阿拉伯人人,少数东南亚或者金发蓝眼睛的学生点缀其中。
除了影片后半段的有关于马里男孩Souleymane情况失控,最终被开除,以及老师跟家长见面的过程之外,影片里的故事情节,我几乎全都碰到过。学生们生存的空间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异,让他们的读写能力低于平均水平,再加上从小形成的与中国人截然不同的学习习惯,让即使是中国的同龄学生看来小儿科的数学题,都成了天方夜谭。再加上几乎是全球性的青春期的阵痛,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学校都不是一个轻松自在的所在。
所幸面对教学的困局,每个老师都多少有自己的对策。
总的来说,他们面对的方式就是faire avec(live with it),即坦率面对难以控制的课堂,尽量针对每堂课的情况教给学生一些东西,让学生们在每个小时都多多少少学习一点什么。即使下一次学生再来上课的时候,只能记得十分之一学过的东西,若是这堂课能让学生们安静地坐下来集中精神二十分钟听课、记笔记或者做习题,就算是胜利。
只是说来容易,面对一群注意力极易分散的躁动的青少年,二十分钟也是奢求。一切都有可能让课堂失去控制。在一个最糟糕的班级里(也许是因为每次他们在我之前的那堂课都是体育课),我协助的老师从来没有完成过自己对一堂课的预期,学生们相互辱骂,站起来到处走,不停地举手(即使完全没有人允许他们发言)说一些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是不能安安静静地听课。老师上完了课,回到办公室开始骂娘是常有的事,课间休息的时候,沙发上坐满了端着咖啡眼睛望着空中一点,上课铃响了也不情愿起身的可怜人们。
日子久了就会发现,像是电影里的主角那样,在课堂上一时激动大声吼是最没有效果的。除非气场惊人,可以压过学生,不然就是让学生们看笑话,让自己下不了台。王道还是双眼直视捣乱的学生,大声叫出他的名字,并且冷静严肃地让他闭嘴。情绪什么的,过后再去发泄。
十一月底有一个周末,回以前的学校去参加校友聚会,碰到去年的老师,讲起我的近况,少不了抱怨一下学生粗俗无礼,教学水平低。高师毕业的老师说这都是这二三十年来教育观念改革的恶果,因为教育学家们说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于是孩子都成了孩子王。我身为中国初等教育流水线上下来的产物,偷偷地在心里说,倾听孩子的声音还是没错的,只是要注意方法,特别是面对半大不小的初中生,把他们当成成年人那样交流可以让他们渐渐了解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即使是什么都没学到也可以客观诚实地对此作出判断,不要碰到什么问题,立刻回答我不知道。我觉得像影片里的Marin老师那样与学生交流其实是正确的,只是作为教师,要掌握自己投入感情的程度,始终抱着为学生好的态度理智地对待教学。这是最需要控制火候的事,也是最难的。
至于种族问题,谁的心里没有几个stereotype呢?移民们的文化有时候会被模式化地概括,只要情况基本属实,又能保持开放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就不会在微观的社会生活中造成真正的问题。种族问题是一个涵盖文化、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并不能靠一蹴而就选个黑人总统就解决了,每个人也只有在自己生活中,慢慢地寻找自己的答案。
最近法国社会热衷于探讨国家认同的问题,有人对民调显示的认为移民后裔是法国人的百分比过低而大发感叹。当我面对那些充满活力的各种颜色的脸,总觉得说他们是法国人和说他们不是法国人,同样是不完全的。只有真实的沟通和真心的表达才能破题。当电影里的学生们就哪个队是他们的国家队争吵的时候,他们是真的在思考,我也是,因而这世上总有什么,因为这思考而不同了。这样也就不错了吧。
总的来说,这片子拍的很可爱。
PS,我放假了还看这个片子,简直是为星期一上课预习嘛。
今天是一月一号,实习差不多过半。
我实习的学校与影片中的学校(翻译成高中课堂,其实影片讲的是初中)一样,属于地处于敏感街区内的公立学校。直观的感受,也像影片中的一样,一个班里没几个传统的法国人,绝大多数是黑人和阿拉伯人人,少数东南亚或者金发蓝眼睛的学生点缀其中。
除了影片后半段的有关于马里男孩Souleymane情况失控,最终被开除,以及老师跟家长见面的过程之外,影片里的故事情节,我几乎全都碰到过。学生们生存的空间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异,让他们的读写能力低于平均水平,再加上从小形成的与中国人截然不同的学习习惯,让即使是中国的同龄学生看来小儿科的数学题,都成了天方夜谭。再加上几乎是全球性的青春期的阵痛,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学校都不是一个轻松自在的所在。
所幸面对教学的困局,每个老师都多少有自己的对策。
总的来说,他们面对的方式就是faire avec(live with it),即坦率面对难以控制的课堂,尽量针对每堂课的情况教给学生一些东西,让学生们在每个小时都多多少少学习一点什么。即使下一次学生再来上课的时候,只能记得十分之一学过的东西,若是这堂课能让学生们安静地坐下来集中精神二十分钟听课、记笔记或者做习题,就算是胜利。
只是说来容易,面对一群注意力极易分散的躁动的青少年,二十分钟也是奢求。一切都有可能让课堂失去控制。在一个最糟糕的班级里(也许是因为每次他们在我之前的那堂课都是体育课),我协助的老师从来没有完成过自己对一堂课的预期,学生们相互辱骂,站起来到处走,不停地举手(即使完全没有人允许他们发言)说一些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是不能安安静静地听课。老师上完了课,回到办公室开始骂娘是常有的事,课间休息的时候,沙发上坐满了端着咖啡眼睛望着空中一点,上课铃响了也不情愿起身的可怜人们。
日子久了就会发现,像是电影里的主角那样,在课堂上一时激动大声吼是最没有效果的。除非气场惊人,可以压过学生,不然就是让学生们看笑话,让自己下不了台。王道还是双眼直视捣乱的学生,大声叫出他的名字,并且冷静严肃地让他闭嘴。情绪什么的,过后再去发泄。
十一月底有一个周末,回以前的学校去参加校友聚会,碰到去年的老师,讲起我的近况,少不了抱怨一下学生粗俗无礼,教学水平低。高师毕业的老师说这都是这二三十年来教育观念改革的恶果,因为教育学家们说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于是孩子都成了孩子王。我身为中国初等教育流水线上下来的产物,偷偷地在心里说,倾听孩子的声音还是没错的,只是要注意方法,特别是面对半大不小的初中生,把他们当成成年人那样交流可以让他们渐渐了解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即使是什么都没学到也可以客观诚实地对此作出判断,不要碰到什么问题,立刻回答我不知道。我觉得像影片里的Marin老师那样与学生交流其实是正确的,只是作为教师,要掌握自己投入感情的程度,始终抱着为学生好的态度理智地对待教学。这是最需要控制火候的事,也是最难的。
至于种族问题,谁的心里没有几个stereotype呢?移民们的文化有时候会被模式化地概括,只要情况基本属实,又能保持开放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就不会在微观的社会生活中造成真正的问题。种族问题是一个涵盖文化、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并不能靠一蹴而就选个黑人总统就解决了,每个人也只有在自己生活中,慢慢地寻找自己的答案。
最近法国社会热衷于探讨国家认同的问题,有人对民调显示的认为移民后裔是法国人的百分比过低而大发感叹。当我面对那些充满活力的各种颜色的脸,总觉得说他们是法国人和说他们不是法国人,同样是不完全的。只有真实的沟通和真心的表达才能破题。当电影里的学生们就哪个队是他们的国家队争吵的时候,他们是真的在思考,我也是,因而这世上总有什么,因为这思考而不同了。这样也就不错了吧。
总的来说,这片子拍的很可爱。
PS,我放假了还看这个片子,简直是为星期一上课预习嘛。
森林的秘密
2024-07-26 21:53:38
“评委会全体成员这次能达成一致,出发点就是这部电影的艺术性。这是一部挑不出瑕疵的电影:所有演员的表演——神奇;影片中体现出的对社会现实的针砭和宽容——神奇;整个剧本以及其中的每一句对白——神奇。这部电影拥有你想在电影中看到的一切。”
——肖恩·潘谈“金棕榈”获奖影片《课》
洛朗·冈泰:虚构比纪实更真实
凭借处女作《人力资源》(又译:《人性挣扎》)一鸣惊人的法国导演洛朗·冈泰,被视作是法国影坛最重要的五位新锐导演导演之一。《人力资源》为冈泰赢得了2001年法国电影恺撒奖的最佳电影处女作奖。同年年底,他的第二部作品《时序年代》上映,还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表彰当年优秀电影的堂吉诃德奖。2005年的作品《南方失乐园》参赛威尼斯电影节之后,洛朗·冈泰的名字一时间成为话题焦点。
作为一位履历上只有三部电影,并且从未染指三大电影节奖项的年轻导演,凭借个人第四部电影就斩获金棕榈殊荣,冈泰的成功来得有点“太顺利”。甚至,现在在中国,媒体对于他的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译法,康代、坎迪特……花样百出。毕竟,相比同样入围竞赛单元的法国导演阿尔诺·德帕拉辛,洛朗·冈泰的名字,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名气上,都显得分量较轻。然而,德帕拉辛的《圣诞故事》尽管精致、细腻、生动、充满智慧的火花,但打动的却只有以《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为代表的法国影评人。作为最后一部亮相的电影,洛朗·冈泰的《课》却后发制人,同时俘获了普通观众和影评人的心。
这部影像风格相当“纪实”的电影,拍摄的手法也不传统。“早在筹拍《南方失乐园》之前,我就想拍一部探讨校园与教育问题的电影。”冈泰透露,“如今电视纪录片里学校的场面和对话都很假,要么夸张院校暴力和青少年犯罪,要么粉饰太平,我希望能有所不同,不提有关学校和教育体系的老生常谈,把人们对于传统学校的成见都扔在一边。”影片在拍摄之前花了一年多时间筹备,在真实的学校里建立起工作室,找来一群13到16岁的学生,一起生活、上课,电影人则在与这些孩子的相处中研究他们的行为和反应,准备素材,一点点完善电影的框架。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多部竞赛片都采用了想纪录片靠拢的叙事手法,选择非职业演员出演,其中包括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沃尔特·萨勒斯和女导演丹尼埃拉·托马斯联手执导的《越线》、土耳其名导锡兰的《三只猴子》、意大利影片《俄摩拉城》等。
谈及影片“纪实风格剧情片”的基调,冈泰说开拍前,他一直在思考,影片到底该用纪录片的手法还是虚构的手法来表现。“后来我觉得,拍纪录片其实很难。我不想冒险,不想‘守株待兔’,等待着什么的事件发生。”冈泰补充道,“其实,虚构有时比纪实更真实。在纪录片里,角色恰恰并不真诚,因为面对镜头时,人们会不自觉地选择他们想说的东西说。反而在虚构角色的‘保护’下,演员的表现才更真实,因为有了‘事不关己’这个借口时,人们最诚实。”
与当今大多数法国电影人只喜欢聚焦法国社会不同,冈泰的影片却常常具有国际性、世界性的视角。“我的电影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表现复杂的世界中个人的处境和感受,探究个体如何看待真实的世界。”作为21年来首位获得“金棕榈”的法国人,冈泰极力为当代法国电影辩护,“其实,法国电影依然多样化。”
弗朗索瓦·贝高多:导演的“使者”
刚满37岁的弗朗索瓦·贝高多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巴黎的中学里当法语老师,业余时间,他经常发表文章,曾是《电影手册》、《世界报》、法国版《花花公子》杂志的影评人和专栏作家,经常在电视评论节目中露脸,同时还在《世界报》上主持一个足球评论专栏。2003年,小说《公平竞争》让他在法国文坛脱颖而出,2006年,他将自己当老师的个人经历写进小说《墙壁之间》,成为畅销书,并因此得到了导演洛朗·冈泰的注意,希望改编成电影,最后干脆请他自己演自己。
从影评人到小说作者到编剧再到演员,贝高多的电影之路显得另类而有趣。贝高多表示,此次在大银幕上露脸,完全是“责任”使然。“我必须接下这个角色。”他说,“洛朗找到我跟我谈剧本改编问题时说,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应该由‘真实的人’来演,而我正是这个‘真实的人’。”他在片中扮演的老师弗朗索瓦·马兰一角尽管是虚构的人物,但他遭遇的很多问题都来自贝高多当老师时的个人经历。“这是一个真实的虚构角色。”贝高多说。
在这样一部用虚构表现真实的电影里,贝高多的身份不同于传统的编剧或者主演。“他其实承担了一部分‘导演’的责任。”冈泰说,“或者说,他是导演的‘使者’,是导演派到教室这个社会里的‘大使’。”
在获奖者媒体见面会后,贝高多在接受早报记者的采访时,谈及身为影评人与演员的不同感受时回答:“我不是明星,甚至不是一个演员,我就是这个角色。”
尽管自特吕弗和戈达尔的时代起,《电影手册》的影评人就有从影的“传统”,但贝高多至今尚未拾起“导演”头衔,相反,在把自己的小说搬上大银幕时,却把百分百的信任交给了别人。对此,贝高多解释说:“信任洛朗并不是一件难事,我喜欢他的电影,我们有很多相似的观点。对于我的小说,我并没有‘放手’。这部电影在我们俩的合作中诞生,我们一起思考,一起创作。”
那么,什么时候拍自己的电影?贝高多笑了:“We’ll see.”
====
====
上面这些是今年5月在戛纳刚看完片子时写的,现在对很多情节已经记不得,所以不另写影评了。
只是记得后来在巴黎,看到不少学校准备关门大吉,门口却挂着横幅,呼吁拯救学校。一个横幅印象深刻,“每关掉一个学校,就要新开设一个监狱。——维克多·雨果”
后来,甚至我碰到一些法国的普通老百姓居然都会主动跟我聊这个电影与法国教育制度现状的关系。看来,片中探讨的问题其实刚好是法国社会当下的矛盾焦点,所有人都很关注,原著作者和laurent cantet都看到了这一点,这是一部好电影很重要的素质之一。
这种伪纪录片的模式我也很喜欢,cantet自己那句话很有意思,“虚构比纪实更真实。”当时马上联想到的是王尔德的名言:Give him a mask, and he will tell you the truth.
——肖恩·潘谈“金棕榈”获奖影片《课》
洛朗·冈泰:虚构比纪实更真实
凭借处女作《人力资源》(又译:《人性挣扎》)一鸣惊人的法国导演洛朗·冈泰,被视作是法国影坛最重要的五位新锐导演导演之一。《人力资源》为冈泰赢得了2001年法国电影恺撒奖的最佳电影处女作奖。同年年底,他的第二部作品《时序年代》上映,还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表彰当年优秀电影的堂吉诃德奖。2005年的作品《南方失乐园》参赛威尼斯电影节之后,洛朗·冈泰的名字一时间成为话题焦点。
作为一位履历上只有三部电影,并且从未染指三大电影节奖项的年轻导演,凭借个人第四部电影就斩获金棕榈殊荣,冈泰的成功来得有点“太顺利”。甚至,现在在中国,媒体对于他的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译法,康代、坎迪特……花样百出。毕竟,相比同样入围竞赛单元的法国导演阿尔诺·德帕拉辛,洛朗·冈泰的名字,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名气上,都显得分量较轻。然而,德帕拉辛的《圣诞故事》尽管精致、细腻、生动、充满智慧的火花,但打动的却只有以《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为代表的法国影评人。作为最后一部亮相的电影,洛朗·冈泰的《课》却后发制人,同时俘获了普通观众和影评人的心。
这部影像风格相当“纪实”的电影,拍摄的手法也不传统。“早在筹拍《南方失乐园》之前,我就想拍一部探讨校园与教育问题的电影。”冈泰透露,“如今电视纪录片里学校的场面和对话都很假,要么夸张院校暴力和青少年犯罪,要么粉饰太平,我希望能有所不同,不提有关学校和教育体系的老生常谈,把人们对于传统学校的成见都扔在一边。”影片在拍摄之前花了一年多时间筹备,在真实的学校里建立起工作室,找来一群13到16岁的学生,一起生活、上课,电影人则在与这些孩子的相处中研究他们的行为和反应,准备素材,一点点完善电影的框架。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多部竞赛片都采用了想纪录片靠拢的叙事手法,选择非职业演员出演,其中包括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沃尔特·萨勒斯和女导演丹尼埃拉·托马斯联手执导的《越线》、土耳其名导锡兰的《三只猴子》、意大利影片《俄摩拉城》等。
谈及影片“纪实风格剧情片”的基调,冈泰说开拍前,他一直在思考,影片到底该用纪录片的手法还是虚构的手法来表现。“后来我觉得,拍纪录片其实很难。我不想冒险,不想‘守株待兔’,等待着什么的事件发生。”冈泰补充道,“其实,虚构有时比纪实更真实。在纪录片里,角色恰恰并不真诚,因为面对镜头时,人们会不自觉地选择他们想说的东西说。反而在虚构角色的‘保护’下,演员的表现才更真实,因为有了‘事不关己’这个借口时,人们最诚实。”
与当今大多数法国电影人只喜欢聚焦法国社会不同,冈泰的影片却常常具有国际性、世界性的视角。“我的电影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表现复杂的世界中个人的处境和感受,探究个体如何看待真实的世界。”作为21年来首位获得“金棕榈”的法国人,冈泰极力为当代法国电影辩护,“其实,法国电影依然多样化。”
弗朗索瓦·贝高多:导演的“使者”
刚满37岁的弗朗索瓦·贝高多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巴黎的中学里当法语老师,业余时间,他经常发表文章,曾是《电影手册》、《世界报》、法国版《花花公子》杂志的影评人和专栏作家,经常在电视评论节目中露脸,同时还在《世界报》上主持一个足球评论专栏。2003年,小说《公平竞争》让他在法国文坛脱颖而出,2006年,他将自己当老师的个人经历写进小说《墙壁之间》,成为畅销书,并因此得到了导演洛朗·冈泰的注意,希望改编成电影,最后干脆请他自己演自己。
从影评人到小说作者到编剧再到演员,贝高多的电影之路显得另类而有趣。贝高多表示,此次在大银幕上露脸,完全是“责任”使然。“我必须接下这个角色。”他说,“洛朗找到我跟我谈剧本改编问题时说,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应该由‘真实的人’来演,而我正是这个‘真实的人’。”他在片中扮演的老师弗朗索瓦·马兰一角尽管是虚构的人物,但他遭遇的很多问题都来自贝高多当老师时的个人经历。“这是一个真实的虚构角色。”贝高多说。
在这样一部用虚构表现真实的电影里,贝高多的身份不同于传统的编剧或者主演。“他其实承担了一部分‘导演’的责任。”冈泰说,“或者说,他是导演的‘使者’,是导演派到教室这个社会里的‘大使’。”
在获奖者媒体见面会后,贝高多在接受早报记者的采访时,谈及身为影评人与演员的不同感受时回答:“我不是明星,甚至不是一个演员,我就是这个角色。”
尽管自特吕弗和戈达尔的时代起,《电影手册》的影评人就有从影的“传统”,但贝高多至今尚未拾起“导演”头衔,相反,在把自己的小说搬上大银幕时,却把百分百的信任交给了别人。对此,贝高多解释说:“信任洛朗并不是一件难事,我喜欢他的电影,我们有很多相似的观点。对于我的小说,我并没有‘放手’。这部电影在我们俩的合作中诞生,我们一起思考,一起创作。”
那么,什么时候拍自己的电影?贝高多笑了:“We’ll see.”
====
====
上面这些是今年5月在戛纳刚看完片子时写的,现在对很多情节已经记不得,所以不另写影评了。
只是记得后来在巴黎,看到不少学校准备关门大吉,门口却挂着横幅,呼吁拯救学校。一个横幅印象深刻,“每关掉一个学校,就要新开设一个监狱。——维克多·雨果”
后来,甚至我碰到一些法国的普通老百姓居然都会主动跟我聊这个电影与法国教育制度现状的关系。看来,片中探讨的问题其实刚好是法国社会当下的矛盾焦点,所有人都很关注,原著作者和laurent cantet都看到了这一点,这是一部好电影很重要的素质之一。
这种伪纪录片的模式我也很喜欢,cantet自己那句话很有意思,“虚构比纪实更真实。”当时马上联想到的是王尔德的名言:Give him a mask, and he will tell you the truth.
暗夜星辰
2024-07-23 15:05:35
以前上电影课的时候,法国老师说看一个国家的电影,那都是社会的万花筒。我们无法去经历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文化,停下来跟所有的人倾谈,但我们有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他们的电影,看他们的社会关心的是怎样的主题,看他们的生活在如何的进行,看他们的文化有什么特色。
所以,老师说,在美国的电影里,黑人主角最后不太会跟白人主角成为一对(我后来观察了一下,发现至少在大一点的制作里这是金科玉律),而种族问题永远是一个敏感和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还有同性恋。
而在法国电影里,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情节。因为在法国社会里,这些都不是矛盾,至少不是主要矛盾。长年在巴黎的生活后来见证给我看,这位老师的解读并没有错。
纵观整个欧洲,法国并不是黑人阿人最多的国家,但只有他们的国家队看上去像一支北非雇佣军(我还亲耳听到过非洲来的人说他们的国家队就是法国队,哈哈哈),而同性恋不仅可以大大方方的结婚,还可以站在柜子外面当上巴黎市长..既然法国人不care颜色,不care性向,他们的电影当然也不会拿这个当主题,德纳芙在提到《断背山》的时候自然耸耸肩说“美国人未免太少见多怪”。
法国电影人更关心一个生命的生活和思想胜过关心地球。这个社会似乎是建立在人文之上的,这些年间,我看过的不下百部法国电影里,那简单的好像室内情景剧一样的背景,少的一只手就能数出来的演员,重复再重复的往往是关于人生的命题...难怪把电影定义为“某种放松心情的娱乐活动”的人一般都比较难以忍受法国电影。
但真实,亦是一种魅力。而这种魅力,通常要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得到。当我们在当中生活过,经历过,品味过,被误解过,很努力过,那些台词也好,背景也好,命题也好,不再是纸窗外的一个剪影。
这时,连最爱周星驰,几番年《东邪西毒》的小唐也会欣赏以说台词为主要内容的法国电影。
我一直很惊异于法国电影的真实感,演员表现的生活化,一切都自然得好像发生在身边,在昨日,在多年前我们坐过的课堂上,带着骄傲的自尊心踏上异乡的学生们,和带着同样骄傲的自尊心想要把法兰西文化传递给学生的老师们。
文化冲突——这是我第二次在法国看到以此为切入点的电影。上一部是Roschdy Zem主演的Mauvaise Foi,不过那一部主要是说一个法籍阿拉伯人和一个法籍犹太人要结婚而在两个家族之间造成的冲突及最后的互相谅解,而Entre les murs要更为敏感和直率一些。
虽然法国有很多外来人口,巴黎和马赛尤其是移民大城,我们同学间经常开玩笑说巴黎就没有纯种的法国人,但是法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原因在于它对于自己文化的固执已经到了一种让人发指的地步。那是一种把鼻子安在额头上的傲慢,自信就没有人能够侵略他们的文化,自信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anyway,我承认它跟中文并列美),自信我们这些外来人都将被烙上法国的印记,留下来就是遵守并继承他们的文化,回去就是将法兰西的精神发扬光大
因为这种近乎于傲慢的自信,法国人很开得起自己玩笑,即使是自嘲的时候,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 ——就像超人面对点三八一样,丫根本从来没有想过你批评他们吃青蛙,笑他们的英语烂,或者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他们固步自封,小鸡肚肠就能伤害到他们了。他们坐下来大方地承认缺点,心平气和地和你讨论,末了还送你两句恭维话,转过身还是一脸洋洋自得。
这种似曾相识的虚伪态度曾经让我莫名地很是恨得牙痒。
所以他们端起摄相机时没什么想要隐藏的,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们,就这样直接地拍了,演了,把自己的傲慢与偏见一并大大方方地表现出来。他们把印象中的其他文化浓缩到每个学生所代表的国家和地区身上,放手让它们彼此冲撞。其中代表中文的是个名叫“伟”的男孩,如果说其他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我不了解因此没有发言权的话,这个“伟”还真是颇似个小洋插队。
有关于伟的戏集中于三场,一次是他发言说他为自己的同学感到羞耻,因为他们上课不遵守纪律,对老师出言不逊等等(在中国这些都是“坏孩子”的主要特征么),然后Francois老师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不像你那么遵守秩序,这和羞耻感没有关系。还有一次是让每位同学写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说自己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一天总有几个小时在玩,Francois点头说“这下我们总算多了一点了解”(中国学生不太爱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么)。另一次是家长会的时候,Francois针对伟的情况对他父母说这孩子很听话,很守纪律,数学非常好,很熟悉电脑(这是世界对中国人的一致评价)。
总体来说,对于民族文化对于学生个体产生的性格及价值观的影响算是方向不错吧。当然法国人没忘了虚伪一把,就是伟的妈妈因为没有合法身份而被警察抓住要押解回国时一位刚刚怀孕的女老师许了两个愿望,其中一个就是“希望伟的妈妈能留下”(这个设定非常有趣,一个妈妈刚刚诞生,另一个妈妈却将离开自己的孩子)。这种虚伪我很是感激...因为它曾经给过我那么多温情脉脉的时刻。我一直以为法国人,尤其是巴黎人,很会照顾外来的学生或者移民,其热心与关切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中国人招呼洋留学生。所不同的是中国人还会分对方的肤色及原籍国,对富裕国家来的肯定好过非洲兄弟。
电影一共有三次大规模的文化裂痕展示。一次就是作自我介绍那一段,一次是comba(不知道名字我拼对了没有)和Francois的冲突,最后一次高潮是在关于一黑人男生(名字我实在是不会拼)的开除事件。
这三件事的风波,在一般的公立或者私立学校的教室里是不会发生的。这是当存在文化误差时特有的现象。我们刚刚到法国的时候也曾经要求把名字写在纸上立在课桌上——因为法国老师一下子记不住这些奇怪的名字,我们被要求一遍遍重复自己的名字直到他们能模仿出相似的发音为止。我们也被要求写和念自我介绍,然后他们就会瞪大了眼睛问说“你们都没有兄弟姐妹吗”,或者“中国人的头发全都是黑色的吗”之类在我们看来实在有够二的问题。
Comba在被迫向Francois道歉之后(起因是F叫她读Anne Frank日记的最后一段她不肯念),写了一封信给Francois说“尊敬是相互的”,这是每一个离开了自己文化,而必须要融入另外一个社会的孩子必然的脆弱(电影有作暗示——Francois说他们上个学年还相处得很好,为什么comba今年一开学就抽疯了)。她很下劲地说“我以后再也不和你说话了 ”。当然这个誓言并没有坚持多久,似乎导演对于这种裂痕期的过去非常乐观。
其实法国的民族冲突远不止如此温情的。当年北部暴动的时候就很说明问题了。当然更说明问题的是当年的内务部长,现今的法国总统Sarkozy当时实行的铁腕镇压。加入法国国籍的时候宣誓当中有一条,就是尊重法国的文化。在这个保护赤贫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最大的矛盾不是来源于肚子,而是来源于头脑。
所以,老师说,在美国的电影里,黑人主角最后不太会跟白人主角成为一对(我后来观察了一下,发现至少在大一点的制作里这是金科玉律),而种族问题永远是一个敏感和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还有同性恋。
而在法国电影里,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情节。因为在法国社会里,这些都不是矛盾,至少不是主要矛盾。长年在巴黎的生活后来见证给我看,这位老师的解读并没有错。
纵观整个欧洲,法国并不是黑人阿人最多的国家,但只有他们的国家队看上去像一支北非雇佣军(我还亲耳听到过非洲来的人说他们的国家队就是法国队,哈哈哈),而同性恋不仅可以大大方方的结婚,还可以站在柜子外面当上巴黎市长..既然法国人不care颜色,不care性向,他们的电影当然也不会拿这个当主题,德纳芙在提到《断背山》的时候自然耸耸肩说“美国人未免太少见多怪”。
法国电影人更关心一个生命的生活和思想胜过关心地球。这个社会似乎是建立在人文之上的,这些年间,我看过的不下百部法国电影里,那简单的好像室内情景剧一样的背景,少的一只手就能数出来的演员,重复再重复的往往是关于人生的命题...难怪把电影定义为“某种放松心情的娱乐活动”的人一般都比较难以忍受法国电影。
但真实,亦是一种魅力。而这种魅力,通常要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得到。当我们在当中生活过,经历过,品味过,被误解过,很努力过,那些台词也好,背景也好,命题也好,不再是纸窗外的一个剪影。
这时,连最爱周星驰,几番年《东邪西毒》的小唐也会欣赏以说台词为主要内容的法国电影。
我一直很惊异于法国电影的真实感,演员表现的生活化,一切都自然得好像发生在身边,在昨日,在多年前我们坐过的课堂上,带着骄傲的自尊心踏上异乡的学生们,和带着同样骄傲的自尊心想要把法兰西文化传递给学生的老师们。
文化冲突——这是我第二次在法国看到以此为切入点的电影。上一部是Roschdy Zem主演的Mauvaise Foi,不过那一部主要是说一个法籍阿拉伯人和一个法籍犹太人要结婚而在两个家族之间造成的冲突及最后的互相谅解,而Entre les murs要更为敏感和直率一些。
虽然法国有很多外来人口,巴黎和马赛尤其是移民大城,我们同学间经常开玩笑说巴黎就没有纯种的法国人,但是法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原因在于它对于自己文化的固执已经到了一种让人发指的地步。那是一种把鼻子安在额头上的傲慢,自信就没有人能够侵略他们的文化,自信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anyway,我承认它跟中文并列美),自信我们这些外来人都将被烙上法国的印记,留下来就是遵守并继承他们的文化,回去就是将法兰西的精神发扬光大
因为这种近乎于傲慢的自信,法国人很开得起自己玩笑,即使是自嘲的时候,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 ——就像超人面对点三八一样,丫根本从来没有想过你批评他们吃青蛙,笑他们的英语烂,或者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他们固步自封,小鸡肚肠就能伤害到他们了。他们坐下来大方地承认缺点,心平气和地和你讨论,末了还送你两句恭维话,转过身还是一脸洋洋自得。
这种似曾相识的虚伪态度曾经让我莫名地很是恨得牙痒。
所以他们端起摄相机时没什么想要隐藏的,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们,就这样直接地拍了,演了,把自己的傲慢与偏见一并大大方方地表现出来。他们把印象中的其他文化浓缩到每个学生所代表的国家和地区身上,放手让它们彼此冲撞。其中代表中文的是个名叫“伟”的男孩,如果说其他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我不了解因此没有发言权的话,这个“伟”还真是颇似个小洋插队。
有关于伟的戏集中于三场,一次是他发言说他为自己的同学感到羞耻,因为他们上课不遵守纪律,对老师出言不逊等等(在中国这些都是“坏孩子”的主要特征么),然后Francois老师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不像你那么遵守秩序,这和羞耻感没有关系。还有一次是让每位同学写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说自己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一天总有几个小时在玩,Francois点头说“这下我们总算多了一点了解”(中国学生不太爱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么)。另一次是家长会的时候,Francois针对伟的情况对他父母说这孩子很听话,很守纪律,数学非常好,很熟悉电脑(这是世界对中国人的一致评价)。
总体来说,对于民族文化对于学生个体产生的性格及价值观的影响算是方向不错吧。当然法国人没忘了虚伪一把,就是伟的妈妈因为没有合法身份而被警察抓住要押解回国时一位刚刚怀孕的女老师许了两个愿望,其中一个就是“希望伟的妈妈能留下”(这个设定非常有趣,一个妈妈刚刚诞生,另一个妈妈却将离开自己的孩子)。这种虚伪我很是感激...因为它曾经给过我那么多温情脉脉的时刻。我一直以为法国人,尤其是巴黎人,很会照顾外来的学生或者移民,其热心与关切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中国人招呼洋留学生。所不同的是中国人还会分对方的肤色及原籍国,对富裕国家来的肯定好过非洲兄弟。
电影一共有三次大规模的文化裂痕展示。一次就是作自我介绍那一段,一次是comba(不知道名字我拼对了没有)和Francois的冲突,最后一次高潮是在关于一黑人男生(名字我实在是不会拼)的开除事件。
这三件事的风波,在一般的公立或者私立学校的教室里是不会发生的。这是当存在文化误差时特有的现象。我们刚刚到法国的时候也曾经要求把名字写在纸上立在课桌上——因为法国老师一下子记不住这些奇怪的名字,我们被要求一遍遍重复自己的名字直到他们能模仿出相似的发音为止。我们也被要求写和念自我介绍,然后他们就会瞪大了眼睛问说“你们都没有兄弟姐妹吗”,或者“中国人的头发全都是黑色的吗”之类在我们看来实在有够二的问题。
Comba在被迫向Francois道歉之后(起因是F叫她读Anne Frank日记的最后一段她不肯念),写了一封信给Francois说“尊敬是相互的”,这是每一个离开了自己文化,而必须要融入另外一个社会的孩子必然的脆弱(电影有作暗示——Francois说他们上个学年还相处得很好,为什么comba今年一开学就抽疯了)。她很下劲地说“我以后再也不和你说话了 ”。当然这个誓言并没有坚持多久,似乎导演对于这种裂痕期的过去非常乐观。
其实法国的民族冲突远不止如此温情的。当年北部暴动的时候就很说明问题了。当然更说明问题的是当年的内务部长,现今的法国总统Sarkozy当时实行的铁腕镇压。加入法国国籍的时候宣誓当中有一条,就是尊重法国的文化。在这个保护赤贫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最大的矛盾不是来源于肚子,而是来源于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