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aylist:linkad target=_self src=https://www.bns120.cn&srcPlay=ji_c&name=如蝶翩翩]
- [playlist:linkad target=_self src=https://www.bns120.cn&srcPlay=ji_c&name=如蝶翩翩]
- [playlist:linkad target=_self src=https://www.bns120.cn&srcPlay=ji_c&name=如蝶翩翩]
最近更新
热门推荐
作者 | Alicia
如何破茧成蝶,成为你自己(5)
06
当上一代人不肯面对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落到下一代人的身上。
沈德出从他父亲那里承接的自我限制与匮乏同样传递到了他的后代身上,由于他年轻时过早地让孩子们承担了属于家长的责任(比如牺牲自己的需求来帮助大人解决问题),导致大儿子和小儿子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二女儿则一直陷在「只要我够努力,就能成功」的幻想里。他们看不到自身的能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总妄想做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
二女儿沈圣淑虽然为了让老公竞选议员做了很多努力,却始终没有结果,原因是她把自己幻想的框架当成了外在世界,她的努力与外界现实状况是脱节的,导致她看不到问题在哪儿,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不对。所以就算在幻想中努力一辈子也没用,还是要回到现实,先认清自己,找对目标再努力才行。
而小儿子沈圣官一直不肯回医院工作的原因,是因为他无法面对自己身为医生却救不了别人的挫败感。他高估了医生的职责,把自己当成了神,觉得医生只能救活病人,救不活不行!但是他忽略了「医生也是人,是人就有限制」这个事实。假如医生只能救活病人,救不活不可以的话,就没有人当医生了!要背负一个人的生死,这么沉重的负担,没有人愿意承受。因此现实与妄想之间的落差深深刺痛了沈圣官的全能自恋,他做不到给自己设定的超高标准,无法面对自己,所以辞职不干了。他内在虚弱的自己显露无疑,于是他想去了解自己的病人,去寻找不愿意做医生的答案,而这些都是在寻找自己的表现。
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成就多少事业,始终取决于一个人人格的稳定,否则基础不稳,即使发展起来也随时会有倒塌的危险,无法稳定持久的走下去。
同样陷入全能自恋的,还有采禄的父亲。身为足球队的教练,当队员达不到要求时,他应该做的是去教孩子,帮助他们达到要求,如果是个人素质问题,他可以选择更换球员,这才是教练的职责。可当时他做了什么呢?他不觉得球队不达标是自己这个教练的问题,而是把对自己无能(球员没有如我所愿)的怒火发泄到孩子们的身上,好像打人能改变现实一样,结果因为体罚学生入狱。他的问题是,他想让球队达到某种水平,但自己却没那个能力,一个人无法给予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所以球队一直无法提升,归根结底是他自己能力不足的问题。
采禄的父亲出狱后一直逃避面对自己的问题,结果这个问题就落到了他儿子的身上。他一走了之,但是问题还在,要一直替他承担后果的人是采禄。本来已经通过徵选的采禄为什么又一次与发展机会失之交臂?不还是因为他父亲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导致的结果吗?
而杨皓凡一直揪着采禄不放的原因,一是他不敢找采禄的父亲算账,足球队里的孩子都害怕这个魔鬼教练;二是采禄原先也是足球队里的一员,由于找到了自己的梦想离开了足球队,这让皓凡觉得采禄背叛了他和球队,所以他顺理成章地把输球与自己受害的原因都怪罪到了采禄的身上。
实际上,皓凡当年无法踢球是因为腿受了伤,采禄父亲入狱后他觉得自己的前途被教练毁了,他一直把自己的梦想与教练紧密连在一起,其实就是想让教练为他负责。就这样,他把自己变成了受害者,一直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自甘堕落,还利用这份受害,把它当作武器去攻击无辜的采禄。他始终想让别人为自己悲惨的命运负责,却从未想过为自己做点什么能改变现状。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一受挫就一蹶不振、怨天怨地的人,一定是本身内在就虚弱、无法为自己做事的人。
起初,采禄对皓凡心有愧疚,所以一直默默承受,既为自己离开了足球队,也在为爸爸承担责任。但是采禄的忍让只会让皓凡变本加厉,逃避面对自己的问题,沉溺于受害者的剧情里——自己活不好,人生失去目标,也不能让别人好过。当采禄最终正视他、揭穿他的无能时,皓凡虚弱无力的内心无所遁形——他一直希望有人能为他的惨状负责,可是他不知道,让他最终活成这副模样的并不是教练而是他自己。
当皓凡看到采禄为爷爷飞舞的一刻,他才对采禄的话有了真实感,才赫然发现他与采禄之间的距离——原来采禄已经走了那么远了,原来采禄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而他还沉浸在过去,始终不愿离开那个小小的足球操场。
解铃还须系铃人,每个人始终还是要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走出画地为牢的模式。采禄的父亲和皓凡两人都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各自重新出发。而沈圣官则需要认清作为人的有限,认清医生的职责——尽力做事即可,只要他还热爱这份职业,他就可以重返医院再做医生了。
还有恩浩,在最初的剧集中,她为了保住实习的工作,忍受客人的无理取闹、被丢餐巾纸的羞辱,以及主管的剥削。她之所以会委曲求全,皆因她的父亲沈圣山,因为她知道,她爸根本不在意她的遭遇和感受,他只在意结果!只在意她有没有按照他的意愿上学、工作,在人前有没有面子,所以那些委屈远不如她爸的羞辱带来的伤害,所以她宁可忍受不公平待遇,也不想因为失去工作招来她爸的兴师问罪。直到她看见「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换不来想要的结果」这个事实,她崩溃了,这才促使了她第一次审视自己的人生,寻找问题的根源。于是她第一次勇敢的反抗父亲,不再以「满足他的要求」作为自己生命的核心,她想重新找回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而不是她爸强塞给她的定义)。当她能够真正脱离沈圣山的控制才能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自己、了解自己。
一个人在成为自己的道路上会不停的探索,只要是你想要尝试的,所有的体验都有意义,所以不存在成功或失败,只有自我满足与自我实现,这是我们活着的权利,因为一个人的自我与内核的稳定,不是被限制出来的,而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自我探索、不断尝试、体验和经历之后,活出来的。
所以即便沈德出再羡慕别人飞翔的样子也无法替代他自己的需求,一个人需要什么最终只能靠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
沈德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选择活出自己的样子,当他看着逐渐能做出原本做不到的动作,这份成就感让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而这份满足是他早在儿时就应该得到的,但是直到70岁他才允许自己拥有它。
沈德出通过跳芭蕾舞体验到了活出自己的感觉,这就是他成就自己的满足感,所以他想努力完成更多的动作。
还有比成为自己更有趣的事吗?
能够「做自己」本身就很幸福,不是吗?
未完待续......
关注Alicia,关注个人成长,+豆瓣关注
个人咨询联系,可查看首页
作者 | Alicia
人本咨询师,专注于精神分析、心理塔罗与占星、原生家庭、情感关系、母婴关系、亲子教育、自我成长领域已第十一年。
2021对选秀来说,是极具争议的一年。
大批观众审美疲劳,选手们也接二连三地爆出各种新闻。
前两天广电责令《青3》停播,直接把近日的闹剧一刀切地做了个了结。
但选秀本身,其实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毕竟它是唯一能把「梦想」的珍贵性,做到可视化、戏剧化、极致化的手段。
很多影视作品也绕不开对“梦想”一词的表达。
我们见证过万千追梦人的磕磕绊绊,也曾评判各色梦想的高低贵贱。
但今天要聊的这部韩剧却不太一样,它无关梦想的珍贵性。
它讲述的,是人如何赋予梦想以「生命力」的故事——
网飞出品,豆瓣9.4,是近期口碑最佳的韩剧。
起初,让这部剧脱颖而出的,是它强劲的卡司。
《如蝶翩翩》拥有着南韩演艺界的国宝级演员,资深视帝朴仁焕。
以及与他再次搭档饰演夫妻的“国民奶奶”,罗文姬。
这两位老戏骨在之前就进行过多次合作,相互之间已经形成了十分难得的默契。
因此他们在《如蝶翩翩》中的对手戏,就非常令人期待。
再说说这部剧的另一位男主:南韩新晋“撕漫男”,宋康。
他刚凭借去年大爆的《甜蜜家园》,获得了百想艺术大赏新人奖的提名。
也正是这部剧,让他逐渐走进观众的视野,成为南韩新生代演员群体中,最具个人特色的后起之秀。
女主洪承熙,《担保》中的青年承怡、《延南洞吻神》的尹率。
一张锁定观众缘的圆脸,再加上充满灵气的大眼睛,是韩国人最喜欢的「果汁相」美女。
作为一部漫改剧,《如蝶翩翩》也拥有着相当优秀的原本。
它改编自DAUM Webtoon上的知名的网漫,《Navillera》(《像蝴蝶一样飞》)。
原著从2016年开始连载,被读者们誉为“传奇人生网络漫画”。
近年来也一直保持着居高不下的热度和极其出色的口碑。
这部剧最打动人的,正是基于漫画内容而改编的故事。
它探讨了一个很浪漫主义的问题:
当梦想老化枯萎,你是否愿意再忍痛实现一次破茧?
德楚(朴仁焕饰)是一位70岁的退休邮递员。
好友去世,他如约参加葬礼。
在追悼会上,德楚与老人们聊起其他朋友的近况。
有人刚做了白内障手术,有人妻子身体不佳,有人去了海外。
因此他们都缺席了这次的葬礼。
这时有位老人感慨道,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就不会对亲友的逝去而感到特别悲伤了呢。
德楚苦笑了一下,“因为人老了就会习惯离别。”
没错,人老了会习惯很多事。
习惯过按部就班的生活,不给儿女添麻烦。
习惯平淡如水、顺其自然、对新事物持保守态度。
习惯逐渐与曾经的那些遗憾一一和解、妥协。
一切都只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终章,写出一个相对体面、相对轻松的结局。
似乎这就是七十岁的人,所应该拥有的觉悟。
但德楚的七十岁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某天他偶然路过一间芭蕾舞社,看到了正在练习的采禄(宋康饰)。
芭蕾,也曾是他的心之所向。
而这位采禄的日子也并不是那么好过。
他是个天赋异禀的少年,但最近的练习状态很差。
母亲去世、父亲入狱,为了生存的他同时打着两份工。
原本打算按照父亲的安排成为一名足球员,但采禄却在18岁那年确立了属于自己的明确目标:
成为一名芭蕾舞者。
《如蝶翩翩》的故事就是围绕这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展开。
德楚熄灭已久的芭蕾梦想,又被那日对采禄的惊鸿一瞥所点燃。
深思熟虑之后,他下定决心要摆脱一切束缚,在七十岁的年纪,真正地为自己活一次。
于是他找到采禄,想让他教自己芭蕾。
七十岁学芭蕾,当然没有那么容易。
不管是力度还是柔韧度,古稀之年的德楚都没法达标。
就连普通的基础训练,对他来说都是困难重重。
跑步喘不上气、卧推和仰卧起坐一个都做不了。
但德楚就是不信命。
他依旧整日整夜地挑战着自己的身体极限,基础训练不行,就从更基础的做起。
天道酬勤,在正式考核的那一天,他居然顺利通过了采禄给他的测试。
这样的成就感,让德楚有一种重生般的快活。
一开始对这位学生很抗拒的采禄,也逐渐被他的执着所感染。
他们两人在这段奇妙的师生关系里,最终实现对彼此的相互治愈、相互救赎。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德楚的演员朴仁焕,与他戏里的角色一样经历着挑战。
为了贡献出更专业的表演,他每周需抽出两天的时间来专门练习芭蕾舞,这使他精疲力尽。
但体力跟不上还是次要的。
让朴仁焕觉得最难以忍受的,是那件紧身的芭蕾舞衣。
长时间地穿着那样的衣服,他觉得非常不自在。
然而,在拍戏的过程中,他也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
朴仁焕说,希望这部剧能让更多与他年纪相仿的人,重新想起梦想对他们的意义。
为了这部剧的拍摄,另一位主演宋康也跟着专业芭蕾舞老师学习了大半年。
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让他有了剧里那样好看的芭蕾舞者身材。
在观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想起保罗·索伦蒂诺执导的电影《年轻气盛》。
当仍有活力的灵魂选择突破苍老的皮肉,迎接它的便是风花雪月、浩瀚星辰、天马行空。
是无限的灵感,与永恒的美的体验。
总的来说,《如蝶翩翩》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
它看似只关乎七十多岁的德楚和天赋异禀的采禄,但事实上却也展现了社会中不同性别、年龄、阶层的人所经历的种种挣扎。
它像是一张温柔的船帆,献给那些在人生旅途中逐渐迷失的漂泊者:
心有所属,才是所有航行的最终意义。
梦想并不会随躯体的老化而凋零,我们要始终保持热忱。
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重新赋予枯萎的梦想以生命力。
就像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那首诗:
“有时,我像坟头上的一棵树,枝繁叶茂,在风中沙沙作响,
用温暖的根须拥抱那逝去的少年;
他曾在悲哀和歌声中将梦失落,如今我正完成着他的梦想。”
*本文作者:吃吃
因为想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从工作了5年的996互联网大厂离开。
裸辞1个月的人,看完第一集,不禁爆哭。
该剧讲述了23岁陷入人生迷茫的年轻人和70岁重拾梦想的老人因芭蕾舞结缘的故事。年轻人要面对理想、兼职、离世的母亲、入狱的父亲、好友决裂,陷入对人生迷茫的困境;老人要面对家人的不解、年轻的理想、好友离世,不同的年龄阶段,却一同面对人生的课题。
70岁生日的时候,家人问老爷爷有什么生日愿望,还没等他亲自回答,妻子就抢着帮他回答:1.孩子们工作顺利;2.自己身体健康没有病。
是的,这就是大家对于一个年逾古稀老人生日愿望的刻板印象。
但这真的是老爷爷内心深处最想要的生日愿望吗?
年迈的海员好友对老爷爷说“我一辈子都渴望拥有船只,去看广阔的大海和鲸鱼,你内心要是有想做的事,就去实现它吧,对你来说还不晚。”
是啊,相比于“我从来没有做过我自己想做的事”的遗憾,70岁重拾热爱的芭蕾梦,的确还不晚。
只要出发,就能抵达。
我们渐渐活在一个世界给我们划定好的人生轨道上: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不要撞南墙,尽量存好钱....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人生吗?生命有限,不要背负世俗的目光,勇敢去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吧。
记得高中时候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下一句话:
“唯有热爱,能抵挡岁月漫长。”
看完后第一感受是,我想和28岁的自己说一声:
“还年轻,加油。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作者 | Alicia
如何破茧成蝶,成为你自己(2)李采禄篇
很多人的一生,是这样开始的……
从出生起,就领了《我为别人活着》这样一个剧本:小时候为了满足父母的期许而活,长大后继续带着这份期许,为了满足社会标准而活,接着是结婚生子,为了伴侣和孩子活着,就这样一直到老,直至生命结束。
一个人,活了一辈子,却从没为自己活过,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可这却是大多数人一生的写照,老人沈德出也是其中之一。
01
沈德出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公务员,做了一辈子的邮差工作,直至退休。虽然邮差工作收入微薄,但是足够稳定,能够让他养家糊口。然而,沈德出的心中一直有一个跳芭蕾舞的梦想,可始终只是遥望,从来没尝试过。
起初,李采禄对这位爷爷想要学芭蕾舞很是费解,可沈德出的意愿却是那么强烈且态度坚定,这让李采禄不禁产生一个疑问:既然那么喜欢、那么渴望跳芭蕾,为什么现在才来?!年轻的时候都干什么去了?!
是啊,沈德出年轻的时候都干什么去了呢?他为什么一次都没有尝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呢?有人可能会说,他忙着养家糊口,哪有时间去学芭蕾舞呢?
真的是因为没有时间吗?
在第三集中,当采禄得知奶奶反对爷爷跳舞时,他让爷爷把自己跳芭蕾舞的照片发到家庭群组里去,沈德出立刻犹豫了……采禄问他:“怎么?觉得跳芭蕾很丢脸吗?”,沈德出如此热爱芭蕾舞又怎么会觉得丢脸呢?
那是什么原因让他犹豫了呢?
沈德出说不知道他妻子会那么反对他跳芭蕾舞,如果他真觉得家人不会反对,为什么要背着他们偷偷学,而不是正大光明、理直气壮的告诉家人“我热爱芭蕾舞”呢?当一个人迫切地想要做一件事情,即使废寝忘食也会去做,没有时间也会挤出时间。可是当这份意愿只会遭到否定时,这个人就会隐藏自己的想法,不让任何人知道,以这种方式保护自己。
所以,令沈德出踟蹰不前的不是年轻时没有时间,而是「他不被允许跳芭蕾舞」。
沈德出直到70岁才第一次敢迈进芭蕾舞的大门。正是因为他畏惧别人的眼光、害怕遭到道德上的指责,这么多年才一直隐藏自己的想法,而那些会指责他的不是旁人,正是他的「家人」。
从沈德出被妻子发现他跳芭蕾之后对他的态度就足以印证这一点。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家里人得知自己跳芭蕾后会是什么情景、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照片一经发出,意味着一场家庭矛盾开始了,所以他犹豫了,正如几十年来他的顾虑一样,这才是他直至70岁都未实现过梦想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详见文章(3))。
沈德出一直遵从着社会的统一标准,这就意味着他从来都不是他自己。除了养家糊口,他从不敢奢望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以为那样活着是正常的,他不并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在求得别人认同的工具人。直至垂暮之年,老友相继离世,让他觉得生命已近终点,再不为自己做点什么,真的就来不及了。
正是生命的有限性,给了他放手一搏的决心。
他不知道自己岁数太大了吗?
他不知道现在才练芭蕾舞晚了吗?
他不知道身体会很吃力吗?
他都知道啊,但他为什么还义无反顾呢?
因为他跳的不是芭蕾舞,而是做他自己啊!
他想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勇敢为自己活一次。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意愿。
在没跳芭蕾舞之前,沈德出曾经发出感叹:一天,太长了。终日无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好。这就是因为他没有一分钟是在为自己做事。当生命不是在为自己而活,就会在不停地在自我消耗和无意义中度过,这样的人生是不可能有满足感的。但自从跳芭蕾舞之后,沈德出每天都神采奕奕,容光焕发,早出晚归,一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与没有目标时的状态形成了强烈对比。
这就是「没有自我」和「活出自我」的区别。
02
沈德出跳芭蕾舞的事情曝光后,遭到了妻子、大儿子和二女儿的极力反对。
沈德出的大儿子沈圣山是一个典型的偏执控制狂,家里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与他有关,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听他的。只要有人不符合他的要求和标准,他就会跳出来挖苦、指责对方,或是强行扭转事情如他所愿,否则就喋喋不休,烦躁不安。表面上他是这个大家庭的付出者,实际上这正是他彰显自己的一种方式,是他以符合社会标准求得认同的方式。他觉得只要自己做的比别人多、比别人好,他就能站在「绝对好、绝对正确」的位置上,然后对别人指指点点、发号施令了。
沈圣山明明也是这个家里的孩子,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家之主的姿态,无论是弟弟妹妹,老婆孩子,还是父母,无一不在他的管控之下,所有人都得符合他的要求,他认可的事情才是正确的、才可以做,否则他就看不顺眼,想尽办法阻挠。在面对父亲跳芭蕾舞这件事情也是一样,在他眼里,一个70岁的老人,还是个男人,怎么能跳芭蕾舞这么伤风败俗的事呢?简直太荒唐了,传出去让人笑话!
沈圣山对芭蕾舞的偏见来自世俗大众的眼光,认为芭蕾舞不是男人跳的,穿的暴露不说,一点儿都不MAN。如果让人知道自己爸爸跳芭蕾舞,他的脸往哪儿搁?不行!他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于是,从知道那天起,他就如坐针毡,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父亲跳芭蕾舞。
然而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从小到大,我想做的事没有一件能够去做,凭什么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看着沈圣山指责沈德出的样子,他成了父亲,沈德出变成了儿子,呈现出家庭位置颠倒的状态。
这就是逼孩子听话、孝顺、早早背负家庭重担的结果。沈圣山小小年纪就不能再做孩子,而是变成了家长,代替父母承担了本该由父母负起的责任,造成了他因为过度付出和牺牲导致的心理不平衡,只能从掌控家里的话语权中获得平衡。他认为:我做到了父母要求我的,父母也得按我的要求去做。你们有权限制我的自由,我也有权干涉你们,所以我说跳芭蕾舞不行就是不行,没得商量,而且我有正大光明的理由,我是担心万一他跳芭蕾舞受伤了怎么办?你们所有人都无法反驳我。
因此,沈圣山总是「以关心的名义」教育别人,他认为,我那么费力达标,符合社会标准,那么其他人也要符合标准才行,不然凭什么只要求(限制)我,不要求(限制)别人?所以沈圣山总觉得自己有权利数落不如自己的人,对任何不达标的人都嗤之以鼻。
如果随大流、符合社会统一标准真的能让人幸福,那为什么沈圣山总是不满意、不满足呢?
如果儿孙满堂真的是幸福的标准,那为什么沈德出却感到一片茫然和无尽的空虚呢?
这就是我在文章的开头所写,他们一直都在为别人活着,却从来没为自己活过,自己的一生看似做了很多事,却没有一件事是发自内心为自己做的。他们的身体好似一具空壳,里面只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灵魂。
所以沈德出的妻子高喊:子女的人生就是自己的人生!不停给女儿塞钱救济她,沈德出劝她去过自己的人生,不要再插手女儿的事,结果被骂无情——过好自己的人生叫「无情」;不管自己的日子过得如何,一心扑到别人的日子里指手画脚叫「有情」?
在沈德出70岁的寿宴上,孙女沈恩浩问爷爷许了什么生日愿望,结果未等爷爷开口,奶奶就替他说出「父母的统一心愿」:孩子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自己不要生病给孩子造成负担。在场所有子女一致认同,没有人在乎沈德出是怎么想的,他只能、或只应该有和别人一样的想法,否则他就是奇葩、为老不尊。所有退休老人的兴趣爱好必须都是一样的,不爱登山旅游,只爱跳芭蕾舞,不行!他只能优雅的老去,充满活力的老去不行!
为什么相对陌生的关系反而能彼此尊重,而家人却不行呢?
因为家人之间缺少「距离感」。陌生一点儿的关系,比如同事,彼此共同的连结就是工作,那么个人的私事就不在这个范畴里,彼此能保持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界限」;可家人之间却没有这个距离,家人强调「不分你我」,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也是你的事,我为你做了什么,你也得为我这么做,否则你就是坏人、混蛋,这就是「道德绑架」。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界限」,自然就不会再有「尊重」,变成了你管我、我管你,互相越界、控制、指责和推卸责任的混乱状态。而「混乱」指向负面、指向仇恨,所以越不分彼此的家庭,关系就越恶劣,因为总是互相牵制,纠缠不休。
本应该互相支持的家人,变成了伪道德标准的纠察队长,用各种限制性的标准捆绑自己,束缚对方,最后,谁都无法拥有自我,痛快的活出自己。
未完待续...
关注Alicia,关注个人成长,+豆瓣关注
个人咨询联系,可查看首页
作者 | Alicia
人本咨询师,专注于精神分析、心理塔罗与占星、原生家庭、情感关系、母婴关系、亲子教育、自我成长领域已第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