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 [playlist:linkad target=_self src=https://www.bns120.cn&srcPlay=ji_c&name=爱经]
最近更新
热门推荐
婆蹉衍那说,聪明谨慎者,既追求道德与财富,也追求爱欲。在古代的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古老文明的文化和哲学体系中,性爱是文明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叔看的这个版本收录了婆蹉衍那《爱经》(又译《伽摩经》、《情爱格言》)和库连穆尔《欲海情舟》(又译《爱之驿》)两部古印度情爱经典著作。后者大约成书于15世纪前后,作者库连穆尔是古印度诗人,而前者的发现正是得益于库连穆尔在自己作品中的“参考”信息,学者们将多种残本进行修订,终于完成如今我们看到的《爱经》这部旷世之作。婆蹉衍那为其家族姓氏,本人姓名不为人知,是一位生活在公元1世纪至6世纪之间的神学人员。 《爱经》一书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的总论中婆蹉衍那认为,人生百年,要在生命的不同时期获取到的、财富和爱欲。此三者中,前者总是高于后者,但不代表后者就不重要,而是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爱欲,是经由五官,佐以精神与灵魂,欣赏并享受某一有形物体的过程,是感官与对象的奇特接触产生的愉悦。快乐就像是食物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必需之物,是道德和财富的产物。这一理论,跟我们中国儒家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食色,性也”遥相呼应,但孔子当然不会深入研究了。后面就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了,以“64艺”(比日本的“48手”更胜一筹)为基础的各种姿势、技巧、婚恋、婚外、心理、实践,真是一部古印度版的PUA知识大全,你能想到你想不到的,古印度人都懂、都会。除了这些实用技巧之外,书中还有很多关于“药物学”的知识,联想到电线杆上面的小广告,再看看书里描写的内容,感觉不大靠谱啊。 《欲海情舟》一书内容较少,分为九章,前面七章除了第六章不知所以的充满魔幻色彩的“征服术”,都在讲男女的区别和分类,从而得到更好的体验,后两张则是真刀真枪的技巧,可谓短小精悍,实用性很强。其中在第七章提到男女婚娶之前还要看手相测吉凶,不知道有没有测八字,可见文明真是想通的。 在《爱经》的后记中提到,“此书还可供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生,包括研究人类早期思想的学生,进行研读。书中的思想已经过岁月的沉淀,人们可据此证实一个真理,即今天的人类天性与远古的人类天性并没有多少差别。”这可真是一针见血了。
印度气候炎热、土地肥沃,盛产各种粮食和水果作物,物产丰富。而种姓制度(The Wahl System)使得上层阶级的人们地位超然,可以享有大量社会资源,生活十分富庶。
在我看来,这是古印度性欲文学发达的主要原因。
本书作者大约生活在公元4至6世纪,即印度的黄金时代——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时期,承平日久,歌舞升平、奢侈迷醉自然司空见惯了。
从古至今一直占据印度社会主流思想的印度教(Hinduism),是一个既矛盾又和谐的宗教,禁欲与纵欲并存,都占有重要地位,性欲甚至能成为宇宙运转的根本力量。关于湿婆神(Shiva)的林伽(Lingam)崇拜,和毗湿奴(Vishnu)的化身克里希那(Krishna,又译奎师那)的一万多名妻子,都足以让人惊叹,而苦修士禁绝各种欲望的修持也展现了人类精神的坚韧。
这本书是“爱经”,讲述了种种识别异性、追求异性、维持感情,乃至从异性手中获得好处的方法,这些方法当然包括性,但绝不仅仅只有性。有些人读了此书后评价不高,大抵是因为没有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
实际上,不仅两性情感,本书更展现了古印度的很多社会风俗、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等,也可以作为古印度社会学的书籍。
本书其实应该算是作者根据之前印度已经流传的性爱书籍所作的的普及本,内容上作了很多略写,使之更加通俗易懂。
在内容上,书中充斥了大量繁杂而无用的分类和总结,比如男女之间的关系有几类、用牙咬爱人的方式有几种、女子放弃情人的原因是哪几个、男人追求女人有哪些目的,等等等等,虽然可能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但就可能性而言,仍是极小的一部分,偏偏还是一笔带过,内容破碎零散,没有具体论述,道理不清不明,只足涉猎之用。
书中介绍的种种手段,明显是贾宝玉那种“富贵闲人”才能使用的,即使是一节所谓的“穷小子求爱记”,若按照介绍施行,所花费的金钱和精力也是不少。当然还可以采用抢婚和私定终身等行为,但所谓“聘则为妻奔是妾”,还是“切莫将身轻许人”为好。
当然,对于当前的普通人而言,书中许多手段和方法还是有用的,若能灵活运用,颇能提高生活情趣,培养双方感情。虽然不少内容在现代看来司空见惯,从成书年代来看,其中的观点超前到令人震惊。
我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完整版,虽然书中对男女闺房秘事都有提及,似乎颇为大胆,敢内容上并不露骨,这部分内容的作用是增进感情,不是官能刺激。
在婚姻的内容上,本书颇具参考价值。婚姻需要经营,感情需要维系,本书就提供了很多富有意趣的细节和技巧。
在妻妾问题的论述上,对中国人而言大概有很多亲切感。作者所言的所有准则,实际上都是对丈夫有利的,能让男性在享受美色和安逸生活的同时,不为妻妾成群带来的副作用所打扰。不过,作者还是很用心的介绍了许多妻妾间争宠的手段,颇为直白,即看即会。
作者还花费很多笔墨来教授读者如何勾引有夫之妇,各种献殷勤的手法信手拈来,当然用在妻子身上也是合适的。
最后一章讲述风尘女子,教她们如何抓住恩客,假作真心,从中获取利益。按男人与风尘女子,男人是为了寻欢,女人是为了金钱,各取所需,如此而已。若有一方僭越这一目的,则大概率悲剧收场。
虽然古印度性学研究司空见惯,但毕竟属于隐私问题,本书最后还是强调“法”的地位在“利”和“欲”之上,不可沉迷欲望。且书中的一切不符合社会道德的内容,只是罗列,并不赞同,进而鼓励读者们在实践中超越欲望,获得幸福。比如引诱他人妻子的内容中,作者就称之为“卑鄙的手段”。
不过在我看来,这只是顺应道德规范而姑且添加的免责声明。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故而文章一般都要有正面的教育意义,哪怕是淫秽文章,也要进行一番包装,给自己披上一层光鲜的外衣。清代文学家李渔作《肉蒲团》,描写肉欲故事后,安排主角参透欲望,遁入空门,以显示自己的目的是惩戒淫邪,实际上如何不是掩耳盗铃呢。本书那些主体内容就是“卑鄙的手段”的章节,既然已经写出来了,在末尾写上一句“不应该”,意义何在?
总体而言,本书很多内容确实过于浅尝辄止了,当然“爱经”并非“性经”,在两性婚姻上仍有借鉴意义。
(《印度爱经》(Kama Sutra),作者古印度学者筏蹉衍那(Vatsyayana),英国探险家理查·波顿爵士(Sir Richard Burto)英译,朗读者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全书共计15.2万字。)
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下午
一套三册,还差一本《波斯爱经》就凑齐了世界四大爱经了。书中配以大量极富印度风情的细密画做插图。虽然图片是全彩的,但是不知是因为图片来源的关系还是印刷的关系,清晰度堪忧。不过,至少这个版式设计很清爽,适宜阅读。 也许有人认为,这本书介绍了多种性爱体位、隐秘的招数或性爱小贴士,所以它对性生活会非常实用。但这显然有些片面。除了一些炫目的体位和杂技式的动作外,《爱经》主要是一本呈现男女之间全部关系的手册。它触及男女双方的社会关系、感情和睦,最后才是肉体上的快感。 实际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了预防离婚,全书的逻辑乃是基于,“让幸福的爱人获得更幸福的婚姻”。在它的描述中,性爱是神圣的,要求爱人们完全的身心合一。该书也提出了改善夫妻关系的建议,如最好与所爱之人成婚,学会妥协和忍让,激情地去爱。这一提法在当时,算得上是新潮、时髦的说法。千百年来,《爱经》一直提醒着爱人们,要将性爱视为旅程,而非终点……或许这才是它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爱经》的第一部英译本一直到1883年才由理查·波顿(Richard Burton)完成,但是,他似乎只对本书的色情部分感兴趣(这可能也是他会翻译《天方夜谭》以及《芬芳花园》等作品的原因吧)。他把东方看成是一种怪异、令人陶醉,但却没有文明水准的古董。如此可见理查·波顿的英译本本身有其瑕疵,而据以译成的中译本也不可能完美。 至于本书,只是删节版的删节版了,充其量是《印度爱经》的内容大纲。其中对于六十四经仅仅略提了一下,根本没有详细解读。……最敏感的部分没了,精华或者糟粕,烦请让读者自行甄别好吗(`⌒´メ)既然要出书,就不能出个全译版本的吗?
前段时间看了本好玩的书《把妹达人》,感慨不已。现在,看了《爱经》(the Kama sutra)后,更是感叹,原来2000年前,印度的把妹文化就如此发达。现代美国人写的《把妹达人》,原理上与2000年前的这本《爱经》,竟有诸多相通之处。可见,人性是跨越时空的。饮食男女之事,再过2000年也不会有质的改变,无论我们的生存形式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了这本《爱经》,更不禁为现代人的身份感到一丝悲哀。开放的现代人对性就像享用快餐一样便利了,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禁锢,“女性的觉醒”,也为现代男人的把妹生涯提供了更多便利。因为女人争取自己的权利,重要的一点便是对自主使用并享受自己身体的权利的争取,这反而使得男人更容易与女人达成“共谋”,享用到女人的身体。
正因为easy,所以不再smart,甚至性欢娱变成一种廉价的东西了,变成可度量、可比较、可吹嘘的一种物质了。比如干几次,出多少水,高潮几回。等等。当然,对于一些雄性来说,干过多少异性,更是显示他男性魅力和能力的一种指标。
《爱经》里提到,一个男人将心爱的女人娶回家后,前三天不能有实质的性事。看到这个信息起初我颇为疑惑,但看到后来的解释我才明白其道理,并且大赞!当然这可能与古代“先结婚后恋爱”的模式有关。当一个女子刚刚嫁给一个男子时,她对于男子本人还缺乏深入了解。如果仓促上马,容易产生“婚内强奸”后遗症,比如让女子有受伤害的心理,对性事产生厌恶,不能真正体验到其美妙。所以,男子将女子娶回家、送入洞房,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余下的三天里,男子必须与女子进行交流,并且尽全力用自己的爱和魅力去打动女子,“诱惑”那个女子产生与自己结合的愿望。如果三天之后,女子还没有这种强烈愿望,那可称作是男人的失败。
且不说这个理念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而且这个理念实乃性福之重要环节。性福应该源于和谐,源于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爱经》所提倡的,正是用“三天”去制造这种和谐和“如鱼得水”之感。但这又是多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不仅中国古代,乃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先结婚后恋爱”似乎还都是婚姻的普遍模式。没听过中国有类似“三天不性”这样的理念,中国文化更强调的是“洞房花烛夜”,是猴急地占有,强调的是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权。
就算在今天,一个性观念日渐开放、在很多人群中性行为已经泛滥的时代,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性当作艺术去经营、去体验呢?现在的流行文化强调的是“快消”(快速消费),性也一样,除了鼓吹性能力的“可持续干多少分钟”外,性的得到、性的体验,无不是遵从快速消费原则。
得到便是满足。释放便告圆满。
因此,婚姻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恋爱时一个样,结婚后另一个样。欢娱时一个样,在需要分担生活任务时另一个样。
在男女关系上,多数人只是遵循自己的本能冲动行事,最多接受一些残缺不全、甚至严重误导的“专业知识”。多数人都是业余分子,无论恋爱,还是做爱。他们既缺乏系统而专业的指导,也缺乏必要的爱的哲学引导。
王小波写过一篇短篇小说《我的阴阳两界》,里面的男主角是个阳萎,阳萎的原因是因为他老婆喜欢早晨出去倒屎盆子,而且很随便地将屎尿往自家的篱笆院上倒。一个冬天的早晨,当男主角看到一根粗大的屎橛子被冻在自家的篱笆院上后,从此失去了勃起功能(后来,一个精明的女医生以身试‘药’,帮幸运的男主角治好了病)。
这个细节也许略有夸张(但我相信生活中也是可能存在的),但却有力地刻画了婚姻生活中由于缺乏精致追求而出现的种种“劣迹”,比如在家里当着爱人的面挖鼻孔,比如拉了屎不冲马桶。长期以这样的形象示人,怎么能让自己在爱人眼里成为一个有性魅力的人呢?
《爱经》里对于如何约会,如何邀请心仪对象上家里做客,甚至对于结婚以后怎样维持浪漫的婚姻关系,均有非常细腻的刻画。这本书显然是针对古代上流社会贵族阶层写的,因为里面描述的家中景象,是希望你把自己的家打扮成一个充满浪漫气氛的童话花园。书中很多要求时过境迁,无法完全模仿,但其中透露出的思想却是可以学习的:即你为何要把约会、待客、恋爱、婚姻当成艺术一样地来经营,维持每一个细节的美妙,把你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以增加自己的魅力,为你赢得对方的芳心打基础。先有了这个基础,然后再靠你的灵活手段、你的机智,在与对方相处时寻求“进阶机会”。这本书说,即使一个女人在见自己的丈夫时,也应该尽量精致地装扮自己!用心地在对方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当然,男人在面对自己的妻子时也是如此。
精致是一种态度。把性爱提升到艺术高度,不仅是态度,也是一种智慧。虽然我不认为对于每次性事都需要过度认真,但如果你只有快餐式的性,没有艺术一般的性,那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性无能”(或者“爱无能”)。你只是靠本能驱动在生活,你缺乏与人的身份相匹配的生活智慧。
为什么《爱你九周半》这样的电影能够大行其道,令无数人折服不已?无它,只因为里面展示了艺术式的性。
懂得性的人,只是活着,懂得艺术地性的人,才是在生活。